[发明专利]一种规模化农作物无土栽培系统及营养液注液、回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1642.9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庄秀琴;吴爱兵;王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陈俊杰 |
地址: | 22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农作物 无土栽培 系统 营养液 方法 | ||
1.一种规模化农作物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培养装置,注液、回液装置和定位装置;
多个培养装置上下左右均匀的放置在固定支架上;
注液、回液装置中注头装置的安装在定位装置上,通过定位装置的横向移动部件实现注头装置对固定支架上一排横向的培养装置进行注液和回液操作,通过定位装置的纵向移动部件实现注头装置对固定支架上纵向的培养装置进行注液和回液操作;
所述注液、回液装置包括回液罐、配液罐Ⅰ、配液罐Ⅱ、废液罐、注液泵、开关阀和注头装置;
所述开关阀安装在培养装置中且靠近底部处,且开关阀从培养装置中穿出;
所述回液罐顶部通过电磁阀Ⅰ与注头装置相连通,回液罐底部通过电磁阀Ⅱ与注液泵相连通,所述注液泵又与注头装置相连通;所述配液罐Ⅰ底部通过电磁阀Ⅲ与注液泵相连通;所述配液罐Ⅱ通过电磁阀Ⅳ与注液泵相连通;
当注头装置抵在开关阀后从而导通开关阀,打开电磁阀Ⅰ后,培养装置中的液体依次经过开关阀、注头装置、电磁阀Ⅰ后流进回液罐中;
关闭电磁阀Ⅰ、打开电磁阀Ⅱ后开启注液泵,注液泵将回液罐中的液体依次通过注头装置、开关阀流进培养装置中;或者,电磁阀Ⅰ关闭后打开电磁阀Ⅲ或者电磁阀Ⅳ,开启注液泵,注液泵将配液罐Ⅰ或者配液罐Ⅱ中的液体依次通过注头装置、开关阀流进培养装置中;
所述废液罐顶部通过电磁阀Ⅴ与回液罐底部相连通,打开电磁阀Ⅴ后,将回液罐中的液体流入废液罐中;
所述开关阀包括T型阀芯Ⅰ和圆筒形阀体Ⅰ;
所述T型阀芯Ⅰ的水平杆为中空杆,该水平杆穿插在圆筒形阀Ⅰ体中,并从圆筒形阀体Ⅰ中穿出预设长度;T型阀芯Ⅰ的垂直挡块留在圆筒形阀体Ⅰ外,位于在圆筒形阀体Ⅰ中的水平杆上穿有弹簧Ⅰ,该弹簧Ⅰ一端抵在圆形筒阀体Ⅰ上,另一端抵在位于水平杆上的抵环Ⅰ上,位于垂直挡块处的水平杆上开有多个通孔;
在弹簧Ⅰ弹力下,垂直挡块紧贴在圆筒形阀体Ⅰ侧面处,使得培养装置中的液体无法流出;
所述注头装置包括中空的支撑板和多个中空的注头;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定位装置上,多个注头水平间隔安装在支撑板上,使得每一个注头对应一个培养装置上的开关阀;所述注头的前端设有内挡圈;
内挡圈推动水平杆移动直至注头装置紧密抵在开关阀后为止,此时,水平杆上的多个通孔处在水平杆外部,从而实现液体的流出与流进;
所述内挡圈螺纹连接在注头中,通过旋入旋出内挡圈实现对开关阀流量的调节;
或者,所述开关阀包括T型阀芯Ⅱ和圆筒形阀体Ⅱ;
所述圆筒形阀体Ⅱ中设有多个滑道,每一个滑道由中间的圆环和多个呈辐射状分布的连杆组成;
所述T型阀芯Ⅱ的水平杆穿插在多个圆环中,并从圆筒形阀体Ⅱ中穿出预设长度;T型阀芯Ⅱ的垂直挡块留在圆筒形阀体Ⅱ外,位于在圆筒形阀体Ⅱ中的水平杆上穿有弹簧Ⅱ,该弹簧Ⅱ一端抵在滑道上,另一端抵在位于水平杆上的抵环Ⅱ上;
在弹簧Ⅱ弹力下,垂直挡块紧贴在圆筒形阀体Ⅱ侧面处,使得培养装置中的液体无法流出;
所述注头装置包括中空的支撑板和多个中空的注头;所述支撑板安装在定位装置上,多个注头水平间隔安装在支撑板上,使得每一个注头对应一个培养装置上的开关阀;所述注头的前端设有抵头,该抵头由中间的圆柱和多个呈辐射状分布的连杆组成;
圆柱推动水平杆移动直至注头装置紧密抵在开关阀后为止,通过呈辐射状分布的连杆之间的间隙实现液体的流出与流进;
所述抵头螺纹连接在注头中,通过旋入旋出抵头实现对开关阀流量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规模化农作物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由盛液室和位于盛液室中的多个插物腔组成;
多个插物腔从盛液室的顶面插入后向盛液室底面延伸;
插物腔不与盛液室底面接触,使得盛液室中的液体从插物腔与盛液室之间的间隙流入或流出;或者,
插物腔与盛液室底面接触后,位于盛液室内的插物腔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通过多个通孔实现液体流入或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规模化农作物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插物腔的顶部均从盛液室顶面穿出预设高度,在该穿出的插物腔处向上连接有多个可拆卸的套筒,通过农作物生长的高度来调节套筒的高度,以此实现对农作物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6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地盖盒型用冲孔以及L型挂钩贴装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轮胎及轮胎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