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规模化农作物无土栽培系统及营养液注液、回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1642.9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6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庄秀琴;吴爱兵;王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陈俊杰 |
地址: | 223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化 农作物 无土栽培 系统 营养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规模化农作物无土栽培系统及营养液注液、回液方法,土栽培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培养装置,注液、回液装置和定位装置;多个培养装置上下左右均匀的放置在固定支架上;注液、回液装置中注头装置的安装在定位装置上,通过定位装置的横向移动部件实现注头装置对固定支架上一排横向的培养装置进行注液和回液操作,通过定位装置的纵向移动部件实现注头装置对固定支架上纵向的培养装置进行注液和回液操作。本发明实现了多种农作物无人栽培、规模化种植以及营养液零排放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土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化农作物无土栽培系统及营养液注液、回液方法。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
现有的无土栽培技术多采用水培,而很多植物的根系不适合一直浸泡在营养液中,会产生烂根、缺氧等现象,会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死亡等问题。
然而,在一些小规模无土栽培中,可以人工进行营养液定期的更换,对于大规模无土栽培定期更换营养液,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劳动量。
当然,有的大规模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容器采用S型管材,这样就可以很快的对营养液进行更换,然而每进行一次更换都需要大量的营养液,这无疑增加了成本。然而,为了避免植物根部缺氧,营养液在进行频繁更换后,浪费了大量的营养液,因为大部分营养液还是可以继续使用。
有的大规模无土栽培采用喷雾的形式进行营养液喷洒,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植物出现烂根现象,然而,喷雾形式势必会将营养液喷向植物周围环境中,频换对植物进行喷洒,这无疑造成很大营养液的大量浪费;再者说,营养液的酸碱度直接影响营养液中养分存在的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在调整pH值时,应先把强酸、强碱加水稀释,然后逐滴加入到营养液中,因此,喷向外部的营养液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在实际栽培中,由于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营养液,因此一个操作间一般都是对一种植物进行栽培,这样使得农作物过于单一。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全自动化、规模化、营养液零排放的农作物无土栽培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规模化农作物无土栽培系统及营养液注液、回液方法,实现了多种农作物无人栽培、规模化种植以及营养液零排放的效果。
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规模化农作物无土栽培系统,包括固定支架,培养装置,注液、回液装置和定位装置;多个培养装置上下左右均匀的放置在固定支架上;注液、回液装置中注头装置的安装在定位装置上,通过定位装置的横向移动部件实现注头装置对固定支架上一排横向的培养装置进行注液和回液操作,通过定位装置的纵向移动部件实现注头装置对固定支架上纵向的培养装置进行注液和回液操作。
进一步,所述培养装置由盛液室和位于盛液室中的多个插物腔组成;多个插物腔从盛液室的顶面插入后向盛液室底面延伸;插物腔不与盛液室底面接触,使得盛液室中的液体从插物腔与盛液室之间的间隙流入或流出;或者,插物腔与盛液室底面接触后,位于盛液室内的插物腔侧壁上设有多个通孔,通过多个通孔实现液体流入或流出。
进一步,每一个插物腔的顶部均从盛液室顶面穿出预设高度,在该穿出的插物腔处向上连接有多个可拆卸的套筒,通过农作物生长的高度来调节套筒的高度,以此实现对农作物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6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地盖盒型用冲孔以及L型挂钩贴装一体化设备
- 下一篇:轮胎及轮胎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