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1647.1 | 申请日: | 2020-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汪澍;刘建国;周子皓;金龙哲;欧盛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7/10 | 分类号: | A62B7/10;A62B1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动 个体 防尘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包括压风管路、过滤除湿组件、控制管路和隔绝式口罩;其中,过滤除湿组件包括壳体,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滤筒,该滤筒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壳体的开口处盖设有内盖和上盖,内盖和上盖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空间;上盖设置有第一通孔,内盖设置有与滤筒的数量匹配的第二通孔,滤筒的进气口与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连通;压风管路一端与气源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通孔连接,控制管路一端与连接孔连接,另一端与隔绝式口罩连接;气源提供的空气依次经压风管路、第一通孔、预设间隙空间、第二通孔、进气口、出气口、连接孔和控制管路进入隔绝式口罩,以供口罩佩戴者呼吸。本发明可有效改善采掘工作面固定工位工人的呼吸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常见的个体防护有自吸式和动力送风式过滤防尘口罩(例如,申请号为CN201710578400、CN201720198115的专利),在实际应用中,自吸式过滤防尘口罩的动力来自于穿戴者自呼吸,呼吸阻力大,工人长时间佩戴易疲劳;动力送风式口罩的动力来自于风机送风,降低了呼吸阻力,但整体结构更加复杂。两者的气源都来自于井下空气,因此在采掘工作面等高粉尘环境下,其过滤部分的使用寿命很短,容易出现过滤失效。
若将工人呼吸与粉尘环境隔离并提供清洁空气源供给呼吸,可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的矿井之中的压风自救系统,正是以压风系统新鲜风流作为气源,但是受限于压风的高湿度以及压风自救装置有限的除湿能力,该装置只能用于临时自救,无法用于工作中工人的长时间呼吸。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防护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改善采掘工作面固定工位工人的呼吸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所述压风动力个体防尘装置包括压风管路、过滤除湿组件、控制管路以及隔绝式口罩;其中,
所述过滤除湿组件包括顶部具有开口,侧壁具有连接孔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除湿的滤筒,所述滤筒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壳体的开口处依次盖设有内盖和上盖,所述内盖和所述上盖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空间;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滤筒的数量匹配的第二通孔,所述滤筒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连通;
所述压风管路一端与所述气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所述控制管路一端与所述连接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隔绝式口罩连接;所述气源提供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压风管路、第一通孔、预设间隙空间、第二通孔、进气口、出气口、连接孔和控制管路进入所述隔绝式口罩,以供口罩佩戴者呼吸。
其中,所述壳体被分隔成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所述上壳体用于放置所述滤筒,所述下壳体为集水室,用于收集所述滤筒过滤出的水汽。
其中,所述滤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去除顶面和底面的圆筒形,并且具有从所述筒体的侧壁底端朝向所述筒体的中心延伸的肋部;
所述筒体内设置有中空且顶部具有开口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底部由所述肋部支撑;所述容纳部内设置有中空的内圈,所述内圈的外侧壁和所述容纳部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有除湿剂或吸附剂;
所述筒体的顶部开口处盖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置有所述进气口,所述内圈与所述进气口连通,以供空气从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内圈中;所述出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圈的侧壁上的多个第一出气孔、设置在所述容纳部的侧壁上的多个第二出气孔和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侧壁上的多个第三出气孔;
通过所述进气口流入所述内圈中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出气孔、设置在容纳空间的除湿剂或吸附剂、第二出气孔和第三出气孔排到所述壳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1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