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小白链霉菌基因工程菌及其在ε-聚赖氨酸生产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3789.1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秦加阳;王爱霞;薛宇斌;王秀文;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P13/02;C12N15/52;C12R1/465 |
代理公司: | 上海熠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42 | 代理人: | 林高锋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小白链 霉菌 基因工程 及其 赖氨酸 生产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基因工程菌小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lus)Q‑PL2,该菌株是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小白链霉菌野生菌Q‑PL中过量表达ε‑聚赖氨酸合成酶基因后得到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基因工程菌在ε‑聚赖氨酸发酵生产中的应用,即通过将所述小白链霉菌进行培养和发酵后获得ε‑聚赖氨酸,应用本发明所述小白链霉菌及其专用发酵方法,ε‑聚赖氨酸的产量最高达到42.9克/升,生产速率达到11.7克/升/天,ε‑聚赖氨酸的生产能力是小白链霉菌野生菌Q‑PL的2~5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具体的说,涉及一株小白链霉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以及利用该菌株发酵生产ε-聚赖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ε-聚赖氨酸(ε-PL)是由L-赖氨酸的α-氨基和ε-羧基通过酰胺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ε-PL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抑菌谱广、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同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可食用性。上世纪80年代,ε-PL被批准在日本、美国、韩国以及其它国家用于食品防腐剂。2014年,ε-PL及其盐酸盐被我国有关部门批准作为食品防腐剂。目前,ε-PL作为防腐剂已经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疗卫生等行业。除了作为食品防腐剂之外,ε-PL还可以用作基因载体、减肥保健品、药物载体、新型吸水材料、芯片及生物电子包被剂等。
目前,ε-PL的主要生产方法是微生物发酵法,常用于发酵的微生物是小白链霉菌,日本窒素公司(Chisso Corporation)利用小白链霉菌突变株已实现年产千吨级规模的ε-PL工业化生产。国内对于高产ε-PL小白链霉菌菌株的选育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610665007.4,授权公告日2019-06-11,公开了一株ε-PL高产菌株及生产ε-PL方法,该菌株是通过诱变筛选获得,发酵42小时,ε-PL 的产量达到7.5克/升,生产速度4.3克/升/天。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110274326.X,申请日2011-09-16,公开了一种利用葡萄糖和甘油混合碳源发酵生产ε-PL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生产ε-PL的生产速度为3~5克/升/天。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510886138.0,授权公告日2019-01-18,公开了一株小白链霉菌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该菌株是在小白链霉菌中过量表达铵转运蛋白基因amtB,提高菌株对发酵液中氮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ε-PL的产量,利用该菌株168小时产ε-PL 35.7克/升,生产速度5.1克/升/天。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1610551417.6,授权公告日2019-07-02,公开了一种提高ε-PL产量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外源物质葡萄糖酸钙、赖氨酸、天冬氨酸等,使链霉菌在全合成培养基中46小时ε-PL的产量提高到5.12克/升,生产速度2.7克/升/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方法中ε-PL生产速度偏低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小白链霉菌基因工程菌株,并利用该菌株实现ε-PL的高效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小白链霉菌基因工程菌Q-PL2,其中,所述小白链霉菌基因工程菌Q-PL2包含基因工程引入的一个或多个ε-PL合成酶基因及其表达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表达元件具体为启动子和核糖体结合位点。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ε-PL合成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包含SEQ IDNO.2序列或其同源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同源序列指的是与所述序列至少70%相同的核苷酸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所述同源序列具有与本发明公开的序列有基本相同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滨州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3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