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背板制造方法及显示器背板和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3826.9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0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平;李幼伟;孙军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托普莱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B23K37/04;B23K37/047;G09F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熊思远 |
地址: | 523532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背板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显示器背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板材通过拉伸形成容纳腔,并使所述容纳腔的口部形成外折的翻边;
在所述翻边位置去除多余材料,并使所述翻边的两个纵向边缘均形成条状的第一外凸部,所述翻边的一个横向边缘形成条状的第二外凸部,所述翻边位于第一外凸部和第二外凸部之间的边角形成圆角部;
通过向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冲压弯折,使所述翻边形成一横侧板、两个纵侧板和台阶部,并使所述圆角部形成连接所述横侧板和纵侧板的弧形面,台阶部形成在所述容纳腔和横侧板、纵侧板之间;
通过弯折,使所述第一外凸部和第二外凸部分别形成纵向中框支架和横向中框支架,所述纵向中框支架和横向中框支架分别位于所述纵侧板和横侧板内侧,且所述台阶部与纵向中框支架、横向中框支架之间均形成容纳槽;
在所述纵向中框支架和横向中框支架之间填充填充件,通过所述填充件分别连接所述纵向中框支架和横向中框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背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翻边通过下料形成所述第一外凸部、第二外凸部和圆角部后,对所述第一外凸部、第二外凸部和圆角部进行压毛边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背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圆角部形成所述弧形面后,对所述弧形面进行压毛边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所述1的显示器背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凸部和第二外凸部分别形成所述纵向中框支架和横向中框支架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向内侧弯折,使所述横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外凸部的一侧形成横侧板包边,使所述纵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外凸部的一侧形成纵侧板包边;沿所述第一外凸部与纵侧板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外凸部与横侧板的连接处弯折,并使所述第一外凸部与所述纵侧板包边、所述第二外凸部和所述横侧板包边之间均呈阶梯状;
将所述纵侧板包边和横侧板包边继续向所述容纳腔一侧翻折,并使所述第一外凸部和第二外凸部形成面向所述台阶部的所述纵向中框支架和横向中框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背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为L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纵向中框支架和横向中框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器背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包括主体部和插接部,所述主体部上表面与所述横向中框支架和纵向中框支架上表面齐平;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容纳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背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设置有凸起,所述横向中框支架和/或纵向中框支架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卡接口,所述凸起卡接于所述卡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背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为弹性材料制成。
9.一种显示器背板,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背板制造方法制成。
10.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背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托普莱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托普莱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38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