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微镜自动对焦方法、显微镜系统、医疗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4514.X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3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廖俊;姚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24 | 分类号: | G02B21/24;G02B2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刘晖铭;张颖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微镜 自动 对焦 方法 系统 医疗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显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镜系统包括:
物镜,用于获取待观测样品的光线进入第一光路,并与图像投影模块产生的光线经由透镜组件进入所述第一光路后,在分束器处汇合;
分束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分束器,用于分别对不同光路中的光线进行分离与投射;
照相机组件,所述照相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光路中,所述照相机组件包括照相机,用于对所述显微镜视野中的待观测样品进行拍照,以形成并输出通过第一光路拍摄清晰聚焦的图像,所述照相机不能捕捉红外光;
辅助对焦装置,包括辅助对焦光源、辅助对焦相机,设置于第二光路中,用于确定与所述照相机组件相匹配的焦距,其中所述辅助对焦相机设置于照相机组件的共轭平面的轴向偏置位置,或者,所述辅助对焦相机设置于图像投影组件的水平对称位置,所述辅助对焦光源设置为两个相同的红外LED光线发射器;所述第二光路包括:傅里叶后焦面中的辅助对焦光源的光线经过物镜,到达分束器,所述分束器将光线传输至管镜,由辅助对焦光源红外LED光线发射器的红外光线经过管镜,传输至辅助对焦相机后在辅助对焦相机处成像为待观测样本的重影红外图像,所述辅助对焦相机可捕捉红外光;
所述辅助对焦光源设置于所述显微镜系统的聚光镜组件对应的傅里叶后焦面中,用于发出辅助对焦光线,以形成所述第二光路;
所述辅助对焦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辅助对焦的相机所采集到的重影红外图像中两个重影之间的距离和样本离焦量与图像中两个重影之间距离的关系曲线确定所需要的离焦量,其中,所述关系曲线是根据预先采集的不同离焦量对应的重影红外图像中两个重影之间距离所确定的一条单调递增曲线;
对焦装置,包括电动马达驱动的镜片组,或者是独立于镜片组进行液态变焦的液态变焦镜头,配置为根据所述辅助对焦装置确定的待测样本图像的离焦量,调整进入所述照相机组件的图像光线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镜系统还包括:
透镜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用于对被观测样品在观测时产生的光线经由所述物镜进入不同的光路后对所述光线进行投射,以实现所述光线沿不同光路传播;
目镜、三目镜筒,所述目镜与所述三目镜筒套接,用于通过所述物镜对待观测样品进行观察;
图像投影组件,设置于所述透镜组件所投射光线的相应光路中,用于对所述待观测样品的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
所述三目镜筒设置在所述分束器远离所述物镜的一端,所述三目镜筒包括通道和管镜,所述通道至少包括两个且所述通道位于远离所述分束器的一端,其中一个通道与目镜连通,所述管镜位于靠近所述分束器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装置包括移驱动组件和可变焦镜头,以实现在不同焦距时,对所述显微镜视野中的待观测样品进行拍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束器组件分别与所述物镜和所述三目镜筒的管镜连通,所述照相机组件设置于所述三目镜筒的其中一个通道中;
所述分束器组件包括一个分束器,所述透镜组件包括一个透镜,设置于所述分束器与所述图像投影组件之间;
所述对焦装置位于所述分束器与所述照相机组件之间,用于根据所述辅助对焦装置确定的待测样本图像的离焦量,调整进入所述照相机组件的图像光线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投影组件还包括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位于所述透镜组件与所述分束器之间,用于对所述第一光路中的相应光线进行偏振处理;
所述照相机组件还包括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位于所述对焦装置与所述分束器之间,用于对所述照相机组件所采集的相应光线进行偏振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微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束器组件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对焦装置和所述照相机组件之间的分束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光路中的光线反射至所述辅助对焦相机中;
所述辅助对焦相机,用于基于所述第二光路中的光线,拍摄与所述显微镜视野中的待观测样品相匹配的交叠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451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觉检测用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动调节照明灯具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