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对车窗玻璃除雾的汽车后视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5115.5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1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郑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玉英 |
主分类号: | B60S1/54 | 分类号: | B60S1/54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王丰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窗 玻璃 汽车 后视镜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车窗玻璃除雾的汽车后视镜装置,包括外板体、与所述外板体相连的内板体、用于调节风向的调节装置、密封装置及用于连通外板体与空调管道的管体,所述管体设于所述内板体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外板体内的导风组件、设于所述内板体内的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的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的控制板及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转动的驱动开关,所述驱动开关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内板体内。本发明通过管体可将汽车空调管道中的风引入到外板体内,并通过设于内板体上的驱动开关控制驱动件的转动,经第一传动件传动到导风组件,在导风组件的引导下风吹向车窗,以减小车窗两侧的温差来除去形成的雾,使得驾驶员的视野清晰,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对车窗玻璃除雾的汽车后视镜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代步交通工具,而在潮湿、雨水、温差大的环境里,驾驶舱两侧车门玻璃非常容易起雾,很难看到后视镜,很容易导致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因为玻璃有雾气,看不清后视镜而引发车祸。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车窗玻璃除雾的汽车后视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车窗玻璃除雾的汽车后视镜装置,包括外板体、与所述外板体相连的内板体、用于调节风向的调节装置、密封装置及用于连通外板体与空调管道的管体,所述管体设于所述内板体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外板体内的导风组件、设于所述内板体内的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的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电连接的控制板及用于控制所述驱动件转动的驱动开关,所述驱动开关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内板体内。
本发明通过管体可将汽车空调管道中的风引入到外板体内,并通过设于内板体上的驱动开关控制驱动件的转动,经第一传动件传动到导风组件,在导风组件的引导下风吹向车窗,以减小车窗两侧的温差来除去形成的雾,使得驾驶员的视野清晰,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意外;通过密封装置可密封外板体,避免在对车辆进行清洗时,清洗的水流入外板体经管体流入空调管道内,避免启动汽车空调后损坏空调。
优选的,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外板体内的轴件、设于所述轴件上的第一板体、对立于所述第一板体设于所述轴件上的第二板体及设于所述轴件上的第二传动件,所述驱动件通过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配合驱动所述轴件转动;驱动件经第一、第二传动件的传动,驱动轴件转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随轴件的转动而转动;当轴件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第二板体与外板体形成一定角度而引导风吹向车窗,加快车窗的除雾时间同时角度。
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外板体内的辊体、设于所述辊体上的密封件、与所述密封件相配合的抵板、设于所述密封件上的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磁性相吸的的第二磁性件、与所述辊体相连第二驱动件及设于所述内板体上的控制开关,所述第二磁性件设于所述抵板上,所述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第二驱动件以驱动轴体转动,使密封件与抵板相抵以密封外板体,避免水进入,第一、第二磁性件的设置可加快密封件与抵板的贴合,同时避免密封件的长时间使用产生形变而无法与抵板贴合。
优选的,所述轴件通过卡接结构与所述外板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轴件上的槽体、与所述槽体相连通的通道部、设于所述槽体内的弹性件、与所述弹性件相抵接的卡件、供所述卡件插入的卡槽及可在所述通道部内前后动作的拨件,所述拨件与所述卡件相连,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外板体上,所述通道部设于所述轴件上;卡接结构的设置便于将轴件从外板体上拆卸下来,以对轴件上的第一、第二板体进行更换,在拆卸时只需要拨动拨件,使卡件与卡槽相互脱离即可将轴件从外板体上拆卸下来,操作简单。
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与所述外板体相抵的折弯部;当轴件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板体上的折弯部与外板体相抵而形成密封,此时外板体内的风通过第二板体的引导而吹向车窗,对风的利用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玉英,未经邵玉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51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不锈钢驼峰管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钢构件焊接用的换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