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供给泵的加热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86168.9 | 申请日: | 2020-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5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臧志成;曾伟;马超;董孝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4B5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415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供给 加热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体供给泵的加热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用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传感器判断液体供给泵内液体所处冻结状态;根据环境温度传感器获取的环境温度判断液体供给泵所处的工作环境状态;根据液体供给泵内液体所处冻结状态及液体供给泵所处的工作环境计算液体供给泵需进入的加热模式;根据液体供给泵加热模式,使用为液体供给泵供电的电源电压计算适用于液体供给泵的解冻控制参数;根据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上升特性进行诊断。本发明能够根据液体供给泵内液体冻结状态及其所处环境,计算合适的控制参数进行解冻或保温控制,使液体供给泵在寒冷环境下工作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后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体供给泵的加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具有经济性高、动力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是当今运输载具使用最多的动力源之一。因应用广泛,也使其成为颗粒污染物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质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仅靠柴油发动机自身改进,已无法满足我国目前及未来的排放法规。为柴油发动机安装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是当前主流的尾气净化解决方案。在该系统中,液体供给泵用于将液体还原剂(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从存储罐内吸出,并加压至一定压力后经喷嘴雾化喷射至排气管道内。液体供给泵是该系统的关键组成部件。SCR系统使用的标准尿素溶液在零下11度时冻结,使得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寒冷环境下使用该系统的前提即是进行尿素溶液罐、液体供给泵和管路解冻。安全快速地进行液体供给泵解冻对整个SCR系统及早进入工作状态,降低柴油发动机污染极为重要。
当前液体供给泵使用的解冻方式分为液体加热和电加热两种方式。液体加热方式采用发动机冷却液等相对温度较高的液体流经液体供给泵内部独立管路,将热量传递至液体供给泵;电加热方式通过在液体供给泵内部布置加热电阻丝或PTC等电加热材料,将车载电源电力转化为热能用于加热。液体加热方式存在液体管路连接复杂,布置限值多,增加整车冷却系统泄漏点的缺点。电加热往往采取开关控制,不对加热功率调节;在完成加热后,未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液体供给泵再次冻结;另外,也未有针对整车供电电源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液体供给泵的加热控制方法,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体供给泵的加热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信号判断液体供给泵内液体所处冻结状态;根据环境温度传感器获取的环境温度判断液体供给泵所处的工作环境状态;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判断得到的液体供给泵内液体所处冻结状态及液体供给泵所处的工作环境计算液体供给泵需进入的加热模式,其中,所述加热模式包括解冻模式、保温模式或无加热模式;
步骤三,根据车辆状态计算液体供给泵加热控制参数限值;
步骤四,根据步骤二计算的液体供给泵加热模式以及步骤三计算加热占空比上限,综合环境温度和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计算适用于解冻模式、保温模式下液体供给泵的加热控制参数;
步骤五,根据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上升特性进行诊断。
特别地,所述步骤一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能够反映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的位置。
特别地,所述步骤一中液体供给泵内液体所处冻结状态是指: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与工作液体解冻阈值的大小关系,该阈值为工作液体凝固后固体的熔点与偏移温度A之和,偏移温度A为正值,用于确保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高于工作液体解冻阈值时,液体供给泵内部液体能够完全解冻;当液体供给泵内部温度高于工作液体解冻阈值时,液体供给泵处于完成解冻状态,否则处于未完成解冻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61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