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V2X的防撞型智能后视镜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289874.9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2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杨雷;姜臣静;李煜;武学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昆朋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昆承智能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2 | 分类号: | B60R1/062;B60R1/12;B60Q9/00;G08G1/16;H04W4/02;H04W4/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2x 防撞型 智能 后视镜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V2X的防撞型智能后视镜及使用方法,包括后视镜、路测基站模块和车载模块,所述路测基站模块布置在道路的两侧,当车辆在设置有路测基站模块的道路内行驶,所述路测基站模块向车载模块发送道路交通信号信息,所述后视镜的正面和侧面均设置有摄像头,当达到预设的阈值时车载模块报警。该基于V2X的防撞型智能后视镜及使用方法通过V2X来计算周围车辆距离自身车辆的距离,同时自身车辆中的车载模块检测到车辆无变向或者减速,车载模块会控制后视镜收缩,避免撞到后视镜,而且也能够有有效的避免车辆之间的碰撞,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V2X的防撞型智能后视镜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V2X,与流行的B2B、B2C如出一辙,意为vehicle to everything,即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车联网通过整合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技术、车对车交流技术、无线通信及远程感应技术奠定了新的汽车技术发展方向,实现了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兼容。
简单来说,搭配了该系统的车型,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能够通过对实时交通信息的分析,自动选择路况最佳的行驶路线,从而大大缓解交通堵塞。除此之外,通过使用车载传感器和摄像系统,还可以感知周围环境,做出迅速调整,从而实现“零交通事故”。例如,如果行人突然出现,可以自动减速至安全速度或停车。而后视镜是车辆上重要的一个部件,现在的后视镜只能通过其观察周围车辆的情况,并不能对驾驶员进行提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V2X的防撞型智能后视镜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V2X的防撞型智能后视镜及使用方法,包括后视镜、路测基站模块和车载模块,所述路测基站模块布置在道路的两侧,当车辆在设置有路测基站模块的道路内行驶,所述路测基站模块向车载模块发送道路交通信号信息,所述后视镜的正面和侧面均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监控车辆前方和侧后方的其它车辆情况,
当车辆在设置有路测基站模块的道路内行驶,后视镜正面和侧面的摄像头监控路车辆前方和侧后方的其它车辆情况,并将图像通过车载模块传输至测基站模块中;
所述路测基站模块和车载模块之间进行数据帧通信;
根据车辆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来计算自身车辆和其它车辆到路测基站模块的距离;
根据车辆的到路测基站模块的距离和车辆的速度来计算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计算车辆到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当达到预设的阈值时车载模块报警。
优选的,所述后视镜正面和侧面的摄像头监控路车辆前方和侧后方的其它车辆情况,并将图像通过车载模块传输至测基站模块中;
测基站模块判断其它车辆是否具有V2X系统,有V2X系统测基站模块通过两车的速度和运动的方向,计算车辆之间的距离,并通过测基站模块向车载模块发出警报;
无V2X系统,测基站模块将信息反馈到载模块中,载模块通过后视镜上摄像头传出的影像来判断其它车辆的速度,进而判断自身车辆与其它车辆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计算车辆到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通过自身车辆的速度来判断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计算时间,在预设的阈值内,车辆内的车载模块发出警报。
优选的,所述车载模块发出警报后,自身车辆中的车载模块检测到车辆无变向或者减速,车载模块会控制后视镜收缩。
优选的,所述后视镜包括框架、侧边摄像头、正面摄像头、镜面、连接杆、连接线和固定板,所述框架的侧边设置有侧边摄像头,且框架的正面设置有正面摄像头,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镜面,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框架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在侧边摄像头和正面摄像头上,且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在车载模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昆朋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昆承智能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昆朋智能网联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昆承智能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89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