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区公路的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290907.1 | 申请日: | 2020-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1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金顺利;王士振;潘俊杰;刘博阳;吴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江苏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E01C3/06;E03F5/04;E04H17/14;E01C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区 公路 路基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公路的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应用在山区道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山体外缘的土层,所述土层朝向山体的一边开设有加深槽,所述土层上浇注有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延伸至加深槽内,所述混凝土基层背离土层的一侧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背离混凝土基层的一侧设有沥青层;具有的技术效果是:路基不易发生外移的情况,保证了山区公路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区道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区公路的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山区公路是指位于山岭地区、路线迂回曲折、纵坡度较大、特殊构筑物较多的公路。按路线所行经的地带可分为沿河(溪)线公路、山腰线公路、山脊线公路和越岭线公路。其路基多髙填、深挖,特殊困难地点以隧道或高架桥穿越。
山区其特殊的结构,时常会导致土层震动外移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得路基易发生滑坡、坍方等,修建费和养护费较高。因此行业内亟需一种较为稳定的山区公路路基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区公路的路基结构,其优点是:可以减少路基外移的情况,保证山区公路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山区公路的路基结构,包括设置在山体外缘的土层,所述土层朝向山体的一边开设有加深槽,所述土层上浇注有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延伸至加深槽内,所述混凝土基层背离土层的一侧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背离混凝土基层的一侧设有沥青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层可以加固路基,并且由于混凝土基层延伸至加深槽内,加深槽内的混凝土层可以对路基起到一个定位作用,因此不易发生路基外移的情况,保证山区公路的结构稳定性;碎石层具有间隙,因此可以对路基起到一个排水、减震的作用;沥青路面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延展性,不易受外力而崩裂,从而可以保证路基的基面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石层内铺设有若干盲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盲沟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从而可以提高路基的排水性能,减少下雨天时,因排水速度不够而导致土层湿度过大而造成坍塌的可能,提高了路基的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碎石层内铺设有钢丝网层,所述钢丝网层上连接有若干加固锚,所述加固锚倾斜向下打入山体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网层可以对碎石层起到一个限位、加固的作用,减少碎石移动的可能,并且加固锚打入山体内,可以将钢丝网层和碎石层固定住,进一步增强路基的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青层朝向山体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第一桩,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桩之间设有防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桩和防护网可以将山体和路基隔离开来,一方面可以防止车辆撞上山体,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山上滚石、断木滚到路基上,影响车辆行驶的可能,从而减少维护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沥青层远离山体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固定桩,所述固定桩上套设有第二桩,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桩之间设有护板,所述护板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两个第二桩上,所述第二桩的外径尺寸与盲沟的内径尺寸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护板在平时可以防止人员、车辆冲出道路跌落山崖,从而减少安全隐患,并且若山体坍塌阻断道路,搜救人员可以将相邻两个第二桩相背一侧的弧板拆下,然后将两个第二桩水平放置并插入两个盲沟内,此时可以在道路侧边形成一个临时栈道,以便于搜救人员快速的越过坍塌部位,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盲沟延伸出碎石层的一端内设有加固管,所述第二桩插接在加固管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固管可以提高盲沟延伸出碎石层一端的结构强度,以便于对第二桩起到一个良好的支撑作用,减少第二桩倾斜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江苏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江苏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90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