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液晶光闸掩膜的巨量转移方法及转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2173.4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7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陈云;丁树权;汤晖;崔成强;侯茂祥;高健;陈新度;刘强;贺云波;郝明明;杨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7/15 | 分类号: | H01L27/15;H01L21/67;G02F1/1333;G02F1/13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单蕴倩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液晶 光闸掩膜 巨量 转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晶光闸掩膜的巨量转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转移准备:液晶光闸掩膜基板设置在透光基板的上方;选择对齐:移动液晶光闸掩膜基板和透光基板,对齐透光基板的待转移的晶片的位置与接受基板的待接收的晶片的位置;导通释放:开启激光,导通液晶光闸掩膜基板的至少一对电极,与导通的电极相对的液晶光闸掩膜基板允许透过激光,激光作用在黏合层使黏合层的粘附作用降低,待转移的晶片脱落至接受基板的待接收的晶片的位置;持续释放;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液晶光闸掩膜的巨量转移方法及转移装置,可用于巨量转移Micro‑LED晶片或其他精细元件,成本低,易操作,优良率高,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光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液晶光闸掩膜的巨量转移方法及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Micro-LED是一种将LED结构进行薄膜化、微小化、阵列化所得的元器件,其尺寸仅在微米级别,100μm×100μm以下。与传统LED相比,Micro-LED具有能量转化率高,使用周期长,反应时间短,亮度和分辨率高等优点。由于Micro-LED尺寸过小,要实现上述用途中的一块超高分辨率的Micro-LED显示屏,便需对百万或千万片微米级尺寸的Micro-LED晶片进行排列组装,即巨量转移。若将传统LED转移技术应用到上述过程中,针对12英寸晶圆上Micro-LED的拾取并释放将耗费上百个小时,极大降低生产效率。
对于Micro-LED的巨量转移要求从施主晶圆上精准抓取微米级大小的Micro-LED晶片,按需选择性释放、并妥善安放固定到目标衬底上,以实现图案化转移和显示的目的。实现这一工艺流程的技术目前大致可分为四种:1、采用外力干预的精准抓取技术,如静电力、范德华力、磁力等,如在晶片上预先涂装相应的磁性材料,增加了操作难度,或者增加高精度控制的转移针头,其接触力容易对Micro-LED造成开裂等缺陷;2、采用流体自组装技术,利用流体的干预,让Micro-LED落入预制的特殊结构中,达到自组装效果,该过程需要对流体场进行精准控制,操作难度较大;3、滚轴转印技术,将TFT元件拾取并释放到所需基板,再将Micro-LED拾取并释放到带有TFT的基板上,该工艺在转移过程中较易发生Micro-LED的自然脱落。4、选择性释放技术,简化去除了拾取过程,利用选择性加热去磁方法从原有衬底上直接分离释放Micro-LED,但也需要预先将Micro-LED涂装上磁性材料。
激光技术具有快速、精准度高等优点,可为上述选择性释放技术提供一种可循方案,然而在选择性释放过程中,从激光源和光学器件层面实现可控的光斑精细,100微米以下的图案化激光使得光路系统更为复杂、成本升高,因此,在选择性激光释放工艺中,亟需一种新方法,在保证释放准确度、提高释放速度的同时,满足按需选择性释放、简化工艺流程和降低装备成本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液晶光闸掩膜的巨量转移方法及转移装置,可用于巨量转移Micro-LED晶片或其他精细元件,成本低,易操作,优良率高,效率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液晶光闸掩膜的巨量转移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转移准备:液晶光闸掩膜基板设置在透光基板的上方,透光基板的下表面涂覆黏合层,待转移的晶片粘附在黏合层的下表面;
选择对齐:移动液晶光闸掩膜基板和透光基板,对齐透光基板的待转移的晶片的位置与接受基板的待接收的晶片的位置;
导通释放:开启激光,导通液晶光闸掩膜基板的至少一对电极,与导通的电极相对的液晶光闸掩膜基板允许透过激光,激光作用在黏合层使黏合层的粘附作用降低,待转移的晶片脱落至接受基板的待接收的晶片的位置;
持续释放:释放透光基板的晶片,移动液晶光闸掩膜基板和透光基板,对齐透光基板的待释放的晶片的位置与下一个待接收的晶片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激光的波长为400-600nm,所述激光的功率为3-6W,所述激光与所述黏合层的作用时间为1-1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2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