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2481.7 | 申请日: | 202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7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佳丽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5517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引流 装置 | ||
1.一种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所述负压引流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腔体(31)和贯穿所述第一腔体的管道(17),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17)的入液口与所述第一腔体(31)的引流孔(38)连接并贯通,所述管道(17)上设置有可弹性收缩的第二腔体(32),从而所述第二腔体(3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31)内部,所述第二腔体(32)以包围管道(17)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管道(17)上,其中,在所述第二腔体(32)内的管道部分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二腔体(32)互通的通孔,其中,在所述第二腔体(32)设置在所述管道(17)趋近第二端的位置或者设置在第二端时,所述管道(17)的第二端与引流孔(38)相通或所述第二腔体(32)的通孔与引流孔(38)相通,
所述第一腔体(31)与创面(34)接触的部分设置有若干通孔从而所述第一腔体(31)通过创面的间隙与所述管道(17)形成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31)与所述管道(17)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第一充体(41),所述第一充体(41)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腔体的管道与补充组件(50)连接,从而所述第一充体(41)通过创面间隙与所述管道(17)形成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31)的与创面(34)接触的壳体具有弧形曲面且向外凸出从而与凹形创面相适应,
引流孔(38)设置于所述弧形曲面的中央,从而所述创面的废液在负压的作用下向中央汇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31)的弹性与所述第二腔体(32)的弹性系数不同,并且
所述第二腔体(32)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一腔体(31)的弹性系数,从而
在负压的作用下所述第二腔体(32)的形变程度大于所述第一腔体(31)的形变程度,使得所述第一充体(41)存在弹性扩张的空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31)的与创面(34)的接触部分设置为非紫外辐射的辐射层(43),所述辐射层(43)设置有以若干阵列的方式排布的若干辐射LED芯片(431),若干所述辐射LED芯片(431)之间存在镂空的间隙从而形成辐射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层(43)的朝向创面的表面包括散光层(44),
所述散光层(44)设置有若干散光孔(442)从而在隔离所述辐射层(43)的热量的同时扩散所述辐射LED芯片(431)的辐射线以扩散辐射治疗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31)的辐射层(43)的中央设置有与所述管道(17)的入液口贯通的第一孔(433),
所述辐射层(43)的朝向创面的表面的散光层(44)的中央设置有与所述管道(17)的入液口贯通的第二孔(434),
所述第一孔(433)和所述第二孔(434)套设在所述管道(17)的入液口以便创面(34)的废液在负压的作用下直接汇聚在所述管道(17)的入液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60),
所述控制装置(60)通过贯穿管道(17)的防水导线连接辐射层(43),所述辐射层(43)基于所述控制装置(60)的调节指令以对应的辐射区域、辐射频率、占空比、辐射时长来进行辐射照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装置还包括补充组件(50)、控制装置(60)和/或泵(70),其中,与所述第一腔体(31)连接的所述补充组件(50)、所述控制装置(60)和/或所述泵(70)以有序的方式设置于共同的壳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辐射层(43)的表面呈弧形曲面并且向创面(34)的方向凸出,所述管道(17)的入液口与所述辐射层存在一定距离,
所述散光层(44)的表面呈弧形曲面并且向创面(34)的方向凸出,
在负压作用下所述辐射层(43)和所述散光层(44)的弧形曲面向所述入液口凹陷,从而形成弧形曲面朝向所述入液口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佳丽,未经徐佳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24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