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抗压型铝塑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4271.1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龙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71/00;B29C65/52;B29B7/00;C08L33/04;C08L23/06;C08L97/02;C08K5/053;C08K3/16;C08K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6101 江西省宜***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抗压 型铝塑板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铝塑板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抗压型铝塑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将苎麻与木粉粉碎混合,将塑料夹板置于两块铝合金板中间,涂抹胶黏剂后进行热压,热压后用卤化反应液浸泡,浸泡后干燥制得耐磨抗压型铝塑板,本发明从苎麻与木粉中,分离出苎麻纤维、木纤维、木质素等有机成分,利用羟基基团与其它成分之间形成交联作用,增强各成分、各界面之间的粘结性能,同时使羟基基团被卤素基团替代,增强铝塑板的内部结合力;将二氧化硅引入有机成分中,利用高温碱液反应使二氧化硅分子分解生成硅酸根离子分散于吸附于纤维结构中,有利于增强铝塑板的耐磨性能,从而提高铝塑板整体的抗压强度和内部结构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塑板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抗压型铝塑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塑板行业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大型建筑物、标志性建筑和高级住宅建筑的内外墙体之中,工艺成熟、生产规模大、施工简单、外观多样,市场前景蒸蒸日上、不可估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大步跃进,居民消费水平同生活品味齐步上升,传统简单外观、单一颜色、令人沉闷的铝塑板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于优质舒服生活的需求。人们企盼着温暖悠闲但不失高雅的生活环境,强烈地寻求个性的舒展。
铝塑板作为一种极富现代气息、色彩丰富、轻质耐用的新型装饰材料正在迅速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装饰上,如天花板、包柱、柜台、家具、电话亭、电梯、店面、广告牌、防尘室壁材、厂房壁材等,已经成为三大幕墙中(天然石材、玻璃幕墙、金属幕墙)金属幕墙的代表。铝塑板是由铝箔板作为表层,聚乙烯塑胶板作为芯层,经过一系列工艺过程加工复合而成。
现有的这种铝塑板的生产工艺是利用高分子膜作为粘合剂将塑料片材和铝合金层进行复合,塑料片材的冷缩变形以及在制造塑料片材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粘附在塑料片材的表面,都会造成塑料片材与上铝合金层和下铝合金层粘接不良,导致塑料片材与上铝合金层与下铝合金层出现开胶甚至脱落的现象。
PVC板外观丰富多样,同时具有良好的防火、耐磨、保温性能,是一种常用的建筑装饰材料。但是现有的PVC板与金属材料很难较好的粘结,PVC板不仅容易脱落,而且表面容易发泡,影响美观性能。
铝塑板作为一种新型装饰材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从德国引进到中国,便以其经济性、可选色彩的多样性、便捷的施工方法、优良的加工性能、绝佳的防火性及高贵的品质,迅速受到人们的青睐。铝塑板主要用于大楼外墙、帷幕墙板、旧的大楼外墙改装和翻新、阳台、设备单元、室内隔间、面板、标识板、展示台架、工业用材、保冷车的车体、空调,电视机等家电外壳等。因此,铝塑板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然而眼下铝塑板的生产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目前铝塑板幕墙产品质量不佳。由于,我国目前铝塑板制造的标准和规范与国外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存在着不同的系统问题,如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严格的,完整的可供应用的铝塑板加工生产工艺规范和验收标准,这成为影响我国铝塑板质量的重要环节。
由于,铝塑板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关于铝塑板的制造工艺不断被改进,从而促使铝塑板具有较好的理化性如防火性、耐冲击性、超耐候性等。但是铝塑板仍然存在:抗压强度低、耐磨性能较差、内部结合力差、粘性低导致铝塑板易脱落分离等缺陷。
因此,发明一种优良的铝塑板对铝塑板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铝塑板耐磨性能差、抗压强度低,以及铝塑板内部结合力差、粘性低导致铝塑板易脱落分离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耐磨抗压型铝塑板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抗压型铝塑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龙,未经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4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器箱体轻量化优化方法
- 下一篇:压缩机组、换热系统及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