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浆染联合的生产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5000.8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程嗣辉;曹铭成;肖滨;翟涛;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1/02;D06B1/14;D06B23/02;D06B23/20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生产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浆染联合的生产工艺及装置。经纱退绕、染色、烘燥、皂洗、烘燥、皂洗、烘燥、上浆、烘燥和卷绕成织轴;其在浆纱过程中对经纱进行染色,且采用染料和溶剂的混合物实现对经纱的染色。本发明对纱线的损伤小,可以降低上浆过程中浆料的用量,能将染色和浆纱合并成一道工序,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只需在经轴架与浆纱机辅助预烘机构之间设置染色装置,不需要对浆纱机进行改造,不影响浆纱机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浆染联合的生产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染色方法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坯染,纺织品织成了织物再进行染色,织物染色虽有匀染效果而牢度经常达不到;另一类是浸染,生产混纺织物、交织织物和花式纱时,往往采用纱线染色,浸染的纱线有较好的蓬松性和手感,但是在机器中容易乱绞,在染色前和染色后要有特殊的卷绕加工;最后一类是筒子染色,筒子染色占地小、用水省、耗汽少、较低的浴比使染化料用量低,但是在筒子纱染色中,纱线的性能得不到改善。浆纱与染色通常为面料生产加工中的两道单独工序,通常是染色后浆纱或者浆纱后织造成坯布进行印染;也有通过浆染联合机将其合并成一道工序的。浆纱、染色单独进行,染色可将经纱染成各种颜色或者是彩点,但分为两个工序会增加生产制造的成本。浆染联合机可以同时对经纱进行浆纱和染色,但是浆染联合机多用于牛仔布的生产,其品种适应性较差、经纱可染得的颜色数量有限而且不能形成彩点效果。
数码直接印经技术与数码直接印经桑蚕丝织物的特征,丝绸,2013年05期,50卷,欧阳顺生等公开一种使用数码印花设备直接印经技术。所谓数码印花是将图案花纹通过数字形式输入到计算机,用图形图像软件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印花分色描稿系统编辑后,由计算机控制微压电式喷墨嘴把专用染料直接喷射到介质上,形成所需的图案。论文中的技术是将上浆用的浆料融合到染料中,然后通过数码染色设备同时进行上浆和印染。此技术使用的浆料要求与染料有极高的配合性,不然会同时影响染色和浆纱的性能,使得该技术的品种适应性非常弱。
浆印工艺用于开发家纺织物的实践,棉纺织技术,2016,44(1),徐帅等同样也是公开一种浆印工艺,不同的是:该工艺是通过对浆纱机进行改进实现的。该设备是将圆网印花设备安装在浆槽与烘房之间,通过先浆后染的方式加工经纱,此方式要求经纱的上浆率低,否则退浆后会严重影响染色效果,而且对于多浆槽的浆纱机需要安装多个印花设备,再者,此印染设备安装与拆卸需要挪动浆纱机,使得更变设备非常困难。
中国专利CN108385301A公开一种用于印花经纱的上浆方法,将印染设备与浆纱机组合的方式对经纱先经过印染后再进行浆纱。与浆染联合机相似,设备专用性较高,而且该设备若使用多浆槽进行浆纱,则设备占地面积会大幅增加;若使用单浆槽,则不适用于经纱根数多的品种。
以上现有技术都存在设备专用性高、适应性弱,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浆染联合的生产工艺,将浆纱和染色合并为一个工序,对经纱损伤小,并且可降低上浆率;本发明同时提供了用于浆染联合的生产工艺的装置,不需要对浆纱机进行改造,操作简便。
本发明所述的浆染联合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经纱退绕、染色、烘燥、皂洗、烘燥、皂洗、烘燥、上浆、烘燥和卷绕成织轴;其在浆纱过程中对经纱进行染色,且采用染料和溶剂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实现对经纱的染色。
所述的溶剂为酒精与水的混合溶液,酒精与水的质量比为30-50:50-70。
所述的染料在染料和溶剂的混合物中的浓度为4-10%。
本发明所述的浆染联合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经纱退绕
经轴安装在经轴架上,经纱统一退绕后在经轴架前导纱辊处汇集成纱片;
(2)染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