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5139.2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7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永井哲也;加藤康之;功刀晃辉;关隆之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B60N2/888;B60N2/427;B60N2/64;B60N2/89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赵晶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中,所述车辆用座椅(10)具备:
座椅框架(12);
座椅靠背(16),在背面具有背面盘(38);
多个张紧设置线(34A、34B),张紧设置在所述座椅框架(12)与所述背面盘(38)之间;
头枕(28),以能够向前方倾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座椅框架(12);及
弹性构件(88、90),以使所述头枕(28)向前方倾动的方式对所述头枕(28)施力,
所述张紧设置线(34A、34B)中的一部分张紧设置线(34B)挂设于所述头枕(28),在通常时将克服所述弹性构件(88、90)的作用力而将所述头枕(28)保持于立起位置的张力施加于所述头枕(28),在后面碰撞时,伴随所述背面盘(38)的后退,所述张力松弛,从而所述头枕(28)向前方倾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10),其中,
所述头枕(28)具有:
头枕主体(30),承接就座者的头部;及
一对头枕撑杆(32),从所述头枕主体(30)向下方延伸,并且在下端部分别挂设所述一部分张紧设置线(34B),
所述座椅框架(12)在上部具有上下分离地配置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横部件(72U)和下横部件(72L),在所述上横部件(72U)和所述下横部件(72L)分别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引导槽(74、76),该一对引导槽(74、76)供所述一对头枕撑杆(32)贯通,并且引导所述一对头枕撑杆(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10),其中,
所述上横部件(72U)和所述下横部件(72L)的所述一对引导槽(74、76)的至少一方能够改变前后方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10),其中,
所述弹性构件(88、90)分别配置在所述上横部件(72U)与所述一对头枕撑杆(32)之间以及所述下横部件(72L)与所述一对头枕撑杆(32)之间,
能够改变所述上横部件(72U)和所述下横部件(72L)中的至少一方的配置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10),其中,
所述座椅靠背(16)以将所述背面盘(38)作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通过所述多个张紧设置线(34A、34B)支承于所述座椅框架(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10),其中,
所述座椅靠背(16)以将所述背面盘(38)作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通过所述多个张紧设置线(34A、34B)支承于所述座椅框架(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51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产品定制方法
- 下一篇:电动步行辅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