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及衣物攀爬机器人的智能防护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6032.X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0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昭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衣物 攀爬 机器人 智能 防护 方法 及其 系统 | ||
基于人工智能及衣物攀爬机器人的智能防护方法及其系统,包括:若接收到衣物防护指令则控制衣物攀爬机器人启动并控制微型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高清影像,实时分析用户衣物皱褶区域并控制第一预设数量的衣物攀爬机器人移动至褶皱区域进行循环移动,实时分析用户衣物袖口区域并控制第二预设数量的衣物攀爬机器人移动至袖口区域进行停置固定,实时分析用户衣物口袋是否有存在拉链或纽扣,若未有则控制第三预设数量的衣物攀爬机器人移动至用户衣物口袋位置进入运动口袋密封状态并控制指纹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指纹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手部位于衣物攀爬机器人外表面且为用户指纹,若有则控制衣物攀爬机器人在用户衣物口袋位置向侧上方移动解除口袋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及衣物攀爬机器人的智能防护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因此,如何将人工智能、微型机器人以及衣物的防护相结合,使得根据用户需求微型机器人在用户衣物表面通过磁性夹持轮进行移动并为用户提供衣物褶皱区域整理功能、袖口固定防上缩功能、口袋密封防盗功能、就餐防溅汁功能、衣物下摆防上缩功能以及供暖功能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及衣物攀爬机器人的智能防护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及衣物攀爬机器人的智能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若接收到保持连接关系的用户终端发送的衣物防护指令则控制存储于衣物口袋内部的衣物攀爬机器人启动并控制设置于衣物攀爬机器人外部位置的微型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高清影像;
S2、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用户衣物皱褶区域并根据褶皱区域以及高清影像控制第一预设数量的衣物攀爬机器人在衣物表面移动至褶皱区域进行循环移动;
S3、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用户衣物袖口区域并根据袖口区域以及高清影像控制第二预设数量的衣物攀爬机器人在衣物表面移动至袖口区域进行停置固定;
S4、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用户衣物口袋是否有存在拉链或纽扣;
S5、若未有则根据高清影像控制第三预设数量的衣物攀爬机器人在衣物表面移动至用户衣物口袋位置进入运动口袋密封状态并控制设置于衣物攀爬机器人外表面位置的指纹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指纹信息;
S6、根据获取到的指纹信息以及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手部位于衣物攀爬机器人外表面且为用户指纹;
S7、若有则根据高清影像控制衣物攀爬机器人在用户衣物口袋位置向侧上方移动解除口袋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在衣物用户是否有就坐于餐桌位置;
S11、若有则根据高清影像控制第四预设数量的衣物攀爬机器人在衣物表面移动至用户胸口区域并控制设置于所述衣物攀爬机器人侧边的电磁层启动进入电磁吸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昭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昭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