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6252.2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兴会 |
主分类号: | C13B10/06 | 分类号: | C13B10/06;C13B20/16;C13B25/00;C13B5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561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鲜榨古法 红糖 生产 工艺 装置 | ||
1.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1)、盛放罐(2)、泵压过滤器(3)、缓存罐(4)、输送泵(5)、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二次电磁蒸发器(7)、连续成型机(8),甘蔗送入消毒车中经过消毒后送入辊压式甘蔗压榨机中进行榨汁,甘蔗汁依次经过泵压过滤、干湿分离浓缩、电磁蒸发二次浓缩、连续成型翻模后得到红糖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1),主体为压榨机体,压榨机体设置在压榨机架上;压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压辊;压榨机体外壁一侧的中上方的设有入料口(11),另一侧的中上方设有出渣口(12);压榨机体的底部设有出汁口(13);经消毒车消毒后的甘蔗由入料口送入到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的内部进行压榨,出渣口与盛放甘蔗渣的装置相连接,出汁口与盛放罐(2)相连通;
所述的盛放罐(2),设有盛放罐进口和盛放罐出口:盛放罐进口通过管道与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的出汁口相连通,盛放罐出口与泵压过滤器(3)相连通;
所述的泵压过滤器(3),包括一个真空泵I(31)、一个分液阀(32)和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带有罐盖的泵压过滤罐(33):泵压过滤罐的上方设置有进口(331),底部设置有出口(332);分液阀设置有一个甘蔗汁进口(321)和两个甘蔗汁出口(322),甘蔗汁进口通过管道与盛放罐出口相连通,两个甘蔗汁出口分别通过排液管道(323)与两个泵压过滤罐的进口相连通;真空泵I设置有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进液口连通有一根总管道,总管道并联有两根分管道(313),两根分管道分别与两个泵压过滤罐的出口相连通,出液口与缓存罐(4)相连通;泵压过滤罐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34);
所述的缓存罐(4),设有缓存罐进口和缓存罐出口,缓存罐进口通过管道与真空泵I的出液口相连通,缓存罐出口与输送泵(5)相连通;
所述的输送泵(5),设有输送泵进口和输送泵出口,输送泵进口通过管道与缓存罐出口相连通,输送泵出口与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相连通;
所述的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主体为锅体(66),固定在分离器架体(613)上,配设有上盖(64):锅体通过管道与输送泵出口相连通,输送结束后将上盖扣在锅体上且关闭真空破坏阀,上盖及锅体形成密闭的结构;所述的上盖上设置有搅拌器(620),搅拌器的搅拌轴I(65)穿透上盖且位于上盖及锅体的内部;所述的上盖中上部设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位于上盖外部的蒸汽冷凝处理器(618)相连通;所述的锅体底部设置有加热用的电磁束线I(610),所述的锅体中部设置有浓缩料出口,浓缩料出口与二次电磁蒸发器(7)相连通;
所述的二次电磁蒸发器(7),主体为蒸发锅(74),固定在蒸发器架体(711)上;蒸发锅的顶部为敞口结构,且通过管道与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浓缩料出口相连通,进料完毕后取出管道;蒸发锅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完毕后,顶部的敞口作为二次浓缩料出口与连续成型机(8)相连通;
所述的连续成型机(8),包括成型机架、输送装置和成型模具:输送装置包括两个滚轴和配设于两个滚轴之间的传送带(81),两个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成型机架上,传送带配设有振动装置;一个滚轴连接有传动电机(87),另一个滚轴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定量注料装置(82),定量注料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恒温桶(83);传送带上固定有多个红糖液成型用的成型模具(84);机架内部设置有凉干装置(85),位于与传动电机相连接的滚轴的下方;恒温桶通过管道与二次电磁蒸发器的二次浓缩料出口相连通,定量注料装置将恒温桶中的物料定量注入成型模具中,物料在传送过程中成型且在振动的作用下逐渐脱离成型模具,绕行过滚轴至下方后进行翻模将成型的物料滑落至凉干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兴会,未经杨兴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2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