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别机动车是否非法占用应急车道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6272.X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5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桑英军;程大剑;张硕;彭槺;刘保连;王业琴;赵环宇;范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4 | 分类号: | G08G1/04;G08G1/042;G08G1/017;G07B15/0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邹文玉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别 机动车 是否 非法 占用 应急 车道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别机动车是否非法占用应急车道的系统及方法,包括间隔埋设在应急车道路面下方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传感器周边护栏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红外线感应器分别与局部处理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局部处理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摄像头,所述的摄像头间隔设置在应急车道的上方;当压力传感器和/或红外线感应器检测到有车辆时,将信号发送至局部处理器,局部处理器命令摄像头抓拍图片,摄像头在抓拍图片后,将拍摄的图片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车辆图片进行分析,判断应急车道有无非法占用的车辆;当判定应急车道上有非法占用的车辆时,将该车辆信息发送至车主和相关交通部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判别机动车是否非法占用应急车道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路上的应急车道,是专门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的车辆使用的专用通道。《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非紧急情况不得在应急车道行驶或停车。
然而,越来越多的驾驶员在高速公路出现拥堵时,喜欢非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或等待,甚至一些驾驶员在交通畅通时也随意在应急车道内超车或临时停车;尤其是遇到突发情况造成高速公路拥堵时,为了争取一点点时间,许多驾驶员常常非法占用应急车道行车,却导致各种应急车辆无法通过应急车道快速而顺利地抵达事故地点,从而延缓了事故的处理,对他人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可估量、无法挽回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判别机动车是否非法占用应急车道的系统及方法,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判别机动车是否非法占用应急车道的系统,包括间隔埋设在应急车道路面下方的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传感器周边护栏上的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红外线感应器分别与局部处理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局部处理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摄像头,所述的摄像头间隔设置在应急车道的上方,与控制中心无线连接;当压力传感器和/或红外线感应器检测到有车辆时,将信号发送至局部处理器,局部处理器命令摄像头抓拍图片,摄像头在抓拍图片后,将拍摄的图片发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车辆图片进行分析,判断应急车道有无非法占用的车辆;当判定应急车道上有非法占用的车辆时,将该车辆信息发送至车主和相关交通部门。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传感器设置有压电电缆,压电电缆的长度与应急车道的宽度一致,其凝结在壳体内,横向埋设在应急车道路面下的凹槽处;当车轮滚过壳体上侧的路面时,压力传感器承受载荷而输出信号输出至局部处理器,局部处理器发送指令至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与压力传感器间隔一定的距离,其安装在压力传感器前侧或后侧的护栏上;红外线感应器的感应范围与应急车道的宽度一致;当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车辆驶过时,红外线感应器输出信号至局部处理器,局部处理器发送指令至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摄像头包含1号摄像头和2号摄像头,所述的1号摄像头与压力传感器对应,2号摄像头与红外线感应器对应;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有车辆时,将信号发送至局部处理器后,局部处理器命令1号摄像头抓拍图片;当红外线感应器检测到有车辆时,将信号发送至局部处理器后,局部处理器命令2号摄像头抓拍图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中心接收1号摄像头和/或2号摄像头发送的图片,并对图片进行分析;当同一车辆同时出现在1号摄像头和2号摄像头所抓拍的图片中,则判定该车辆占用应急车道;当判定车辆占用应急车道后,控制中心识别图片中的车辆信息,排除特殊工种车辆和出现故障的车辆;若是非特殊工种车辆或出现故障的车辆占用应急车道,则判定为非法占用应急车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工学院,未经淮阴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2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