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外岩石自动取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6964.4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2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林鹏;王朝阳;许振浩;谢辉辉;许广璐;王文扬;熊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B64C3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岩石 自动 取样 系统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岩石取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野外岩石自动取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它解决了取样工作有很大局限性,同时得到的样品往往具有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小导致的包含信息有限的问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方便采集各种地形区域的岩样的效果。其中,野外岩石自动取样系统,包括无人机和钻进系统,所述钻进系统搭载在无人机下部;所述无人机上设置飞行螺旋桨与反力螺旋桨,所述飞行螺旋桨用于控制无人机飞行,所述反力螺旋桨用于为钻进系统向危险地带目标岩石取样提供钻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岩石取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外岩石自动取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岩石取样是地质工作中的一类取样工作,即采集岩石或矿石的标本,进行室内观察或实验。岩石取样作为一项传统的地质学资料获取与收集手段,在地质学科研、区域调查、资源勘探、岩性编录与石油录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室内分析整理与实验的基础。在野外构造发育处,往往地形极为复杂,如造山运动产生的陡峭山脉、拉伸运动产生的巨大沟谷、挤压运动产生的复杂褶皱、大型褶皱演化产生的山和谷。上述构造产生的复杂地形往往蕴含着大量极有价值的地质学信息,表现为良好的岩石露头,其对野外地质填图、资源勘查等十分重要或极具科研价值。
发明人发现,在野外环境下,尤其是复杂的地形往往导致交通不便,甚至人员行走也极为困难,因此限制了工作人员的到达,无法进行取样与观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研究的限制。而且现有技术对于危险地带岩石取样的设备和方法往往较为简单,只能取得特定易获取岩石或矿物,给取样工作造成了很大局限性,同时得到的样品往往具有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小导致的包含信息有限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野外岩石自动取样系统,其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方便采集各种复杂地形区域岩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野外岩石自动取样系统,包括无人机和钻进系统,所述钻进系统搭载在无人机下部;
所述无人机上设置飞行螺旋桨与反力螺旋桨,所述飞行螺旋桨用于控制无人机飞行,所述反力螺旋桨用于为钻进系统向危险地带目标岩石取样提供钻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野外岩石自动取样系统的取样方法,其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方便采集各种地形区域的岩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野外岩石自动取样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无人机飞至待取样岩石上方,开启引擎;
无人机保持水平降落,直至支架接触地面后,无人机保持悬停状态不再进行移动;
关停无人机飞行螺旋桨,此时无人机已保持稳定;
开启取芯钻头,开启反力螺旋桨,开始钻进;
在钻进过程中,调节反力螺旋桨转速以调节钻压,使钻头保持提供预设钻进速度,直至钻进完成;
获取岩心,关闭引擎;
无人机飞回,带回岩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无人机下部搭载钻进系统,可以到达工作人员难以到达的危险地带进行岩石取样。
2)本发明的无人机上设置飞行螺旋桨与反力螺旋桨,飞行螺旋桨控制无人机飞行,反力螺旋桨为钻进系统向危险地带目标岩石取样提供钻压,这样在破碎岩石过程中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尤其在对坚硬岩石进行取样的过程中效果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6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