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模施工混凝土结构与工装及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8653.1 | 申请日: | 2020-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肖金祥;李思;孙庆丰;黄兆番;杨灿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顺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H02G1/00;H02G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梁小林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混凝土结构 工装 机电 预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模施工混凝土结构与工装及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方法,属于住宅类建筑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的机电管线埋件安装技术领域。包括浇筑在混凝土层中的线盒、带孔混凝土垫块、外盒组成钢筋,混凝土层墙体厚度为外盒组成钢筋长度、带孔混凝土垫块长度、线盒侧边厚度三者之和。有益效果在于合理优化、调整,一次浇筑、整体成型,无需大量开槽,节约了无谓消耗的较多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以及电力等资源,且不会造成砌筑墙体结构质量损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模施工混凝土结构与工装及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方法,属于住宅类建筑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的机电管线埋件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凭借自重轻、强度高、拼缝少、施工方便、成型质量高、建筑垃圾少等优势,已经逐步替代传统模板的使用。围绕现有成套技术体系,进一步深化、整合,将成为短期内行业应用的主流。住宅建筑体系中,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现浇墙体,围护和分隔构件采用砌筑墙体,基本将入户后的将机电管线预埋留至砌筑墙体中施工,以上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砌筑施工完成后,需大量开槽,埋设机电管线、线盒等,安装完成后,仍需封堵,挂网等工序,无谓消耗了较多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以及电力等资源;
2、前期图纸未做更多的闭合处理,且部分预埋施工过程简单粗暴,易造成无法避免的机电安装与建筑预埋不闭合的现象,一次结构预埋后,与后续二次结构砌筑墙体定位线盒、线箱不匹配,需开凿大量斜槽,少量横向槽,易造成砌筑墙体结构质量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模施工混凝土结构与工装及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方法,旨在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出现的筑墙体随意开凿机电管线槽,布置样式混乱,影响品质,或造成墙体开裂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浇筑在混凝土层中的机电线盒、带孔混凝土垫块、外盒组成钢筋,
混凝土层墙体厚度为外盒组成钢筋长度、带孔混凝土垫块长度、机电线盒侧边厚度三者之和;
混凝土层与天花板和地板之间还设置有结构拉缝。
本发明工装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层两侧的浇筑板,浇筑板通过支撑杆连接固定,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基座上;
所述的浇筑板包括均布在板面上的安装孔,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插销插接在安装孔中;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基座焊接固定。
铝模施工混凝土结构的机电预留预埋施工方法
要点1、优化机电布置: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技术,依照碰撞结果,对管线进行调整,尽量避让建筑砌筑结构,在建模的基础上对设备和管线进行综合布置调整;
要点2、调整墙体形式:根据原有建筑设计图、优化后机电设计图,确定墙体类型及机电布置,合理优化、调整,将布置机电管线较为集中的部分砌筑墙体,变更为现浇墙体;
要点3、优化铝模设计:铝模设计时要对各专业图纸进行细化,定位、标注,避免后期二次开孔;
要点4、机电精准预埋:机电线盒、外盒组成钢筋进行塑形,定位;小尺寸管线,采用特制含压槽的铝模进行定型,对应位置剪力墙调整水平筋位置,将其置于竖向钢筋内部;其余尺寸管线铺设完成后,将线管进行绑扎牢固;
要点5、铝模安装及调整:根据铝模深化图,现场开口情况,调整开孔大小与坐标,对特殊位置进行编号,并附加说明;后续标准层施工必须严格按固化图进行。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原始设计图纸,组织建立建筑BIM模型、机电BIM模型;进行模型整合,进行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报告结果对管线进行调整、避让建筑砌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顺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顺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8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