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9148.9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8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鼎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9/16;B25J19/02;A61L9/03;A61L9/20;A61L10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空气 防疫 机器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系统,包括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充电桩、远程防疫管理信息系统,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包括二氧化氯空气消毒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移动平台、通信接口模块、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充电电源插头等,充电桩包括直流稳压电源、充电电源插座等,远程防疫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服务器、客户端。该系统具有人机共处、化学和物理双因子消毒、自主定位、自主导航和避障、自动充电等特征,可实现对空气的高效消杀防疫,特别适合在医院、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人员聚集区域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杀防疫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人机分离的静态消毒工作模式。现有的空气消杀机器人产品,多为人机分离的静态消毒工作模式。开机时,人员需离开空气消杀区域,不适合医院、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需人机共处的应用场景。例如,有产品采用超干雾化过氧化氢方式进行消毒。过氧化氢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黏膜等会有损伤,空气消杀时,禁止人员进入被消毒空间。
(2)单因子消毒方式,无法实现360度无死角消毒。例如,有产品采用二氧化氯气体消毒方式,但释放的二氧化氯气体在空气中分布不均匀,会造成相应区域二氧化氯气体消毒浓度不足,且不同的病原体对二氧化氯气体存在不同的消杀效果,这种单一的二氧化氯气体消毒方式,无法确保360度无死角消毒。
(3)不能自动行走或不能实现可靠的自动行走。有的产品不能自动行走,有的产品无法准确地自主定位、导航和避障,不能实现可靠的自动行走,需要人工操作完成行走,无法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的耗费。
(4)不能自动充电。需要人工操作,不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存在接触传播病原体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系统,由此解决现有的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系统存在的人机分离静态消毒工作模式、单因子消毒方式而无法实现360度无死角消毒、不能自动行走或不能实现可靠的自动行走、不能自动充电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系统,包括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充电桩、远程防疫管理信息系统,所述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包括二氧化氯空气消毒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移动平台、通信接口模块、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电池供电模块、充电电源插头,所述充电桩包括直流稳压电源、充电电源插座,所述远程防疫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服务器、客户端;所述二氧化氯空气消毒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移动平台、通信接口模块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模块分别对所述二氧化氯空气消毒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人体红外传感器、移动平台、通信接口模块、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供电,所述充电电源插头与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连接,所述充电电源插座与所述直流稳压电源连接,所述客户端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所述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充电时,所述充电电源插头与所述充电电源插座连接,所述直流稳压电源对所述电池供电模块进行充电;所述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与所述服务器连接,二者进行数据交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空气消杀防疫机器人还包括电动变焦摄像头、摄像头俯仰步进电机、显示屏、显示屏俯仰步进电机、麦克风、扬声器;所述电动变焦摄像头、摄像头俯仰步进电机、显示屏、显示屏俯仰步进电机、麦克风、扬声器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池供电模块分别对所述电动变焦摄像头、摄像头俯仰步进电机、显示屏、显示屏俯仰步进电机、麦克风、扬声器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鼎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鼎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