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09598.8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0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范国枝;程群鹏;宋光森;闫俊涛;朱江能;吴祯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3/02;C08L1/02;C08L1/12;D21C5/00;D21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婷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淀粉 复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以麦秆为原料,制备纳米纤维素和二醋酸纤维素;
将1份纳米纤维素、0.75份二醋酸纤维素分散至水中形成悬浊液;
将10份淀粉加入到水中,加热至淀粉糊化,得到淀粉糊液;
将所述悬浊液和所述淀粉糊液混合后,加入丙三醇0.25份,在80℃下搅拌至形成铸膜液;
将所述铸膜液流延成膜,得淀粉复合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悬浊液和所述淀粉糊液混合后,加入丙三醇0.25份,在80℃下搅拌至形成铸膜液的步骤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5 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麦秆为原料,制备纳米纤维素和二醋酸纤维素的步骤包括:
将麦秆和固体酸催化剂加入到乙醇的水溶液中,在120~180℃下加热搅拌4~10 h后,过滤并收集滤渣,对所述滤渣干燥处理得到麦秆基纤维素;
将所述麦秆基纤维素和酸催化剂分散至水中,在40~80℃下加热并搅拌0.5~3 h,固液分离后收集固体进行干燥,得到纳米纤维素;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使麦秆基纤维素和乙酸酐反应以获得二醋酸纤维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麦秆和固体酸催化剂加入到乙醇的水溶液中,在120~180℃下加热搅拌4~10 h后,过滤并收集滤渣,对所述滤渣干燥处理得到麦秆基纤维素的步骤中,
所述固体酸催化剂与所述麦秆的重量比为1:1~5;和/或,
所述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9:1;和/或,
所述固体酸催化剂包括Amberlyst 15、Amberlyst 21、Amberlyst 26、Amberlyst 35、Amberlyst 36、Amberlyst 45和Amberlyst 70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麦秆基纤维素和酸催化剂分散至水中,在40~80℃下加热并搅拌0.5~3h,固液分离后收集固体进行干燥,得到纳米纤维素的步骤中,所述酸催化剂包括硫酸,且硫酸的质量浓度为50~8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磷钨酸为催化剂,使麦秆基纤维素和乙酸酐反应以获得二醋酸纤维素的步骤中,
所述麦秆基纤维素和所述乙酸酐的重量比为1: 1~5;和/或,
所述麦秆基纤维素和所述磷钨酸的重量比为1~6: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包括玉米淀粉、大米淀粉、土豆淀粉、木薯淀粉或莲藕淀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5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野外采集坡面径流的径流桶
- 下一篇:一种大气颗粒物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