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打磨误差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9606.9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5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海;甘能;杨序圣;雷李辉;王远瑾;田佳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9/00;B24B9/04;B24B49/00;B24B51/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陈小东 |
地址: | 40008***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打磨 误差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工件打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打磨误差的方法及系统,获取焊缝上多个点与工件表面之间的高度差,确定高度差中的最大值,打磨装置在最大高度差位置开始打磨焊缝,通过得到焊缝上多个位置与工件表面的高度差,确定出所得到的高度差的最大值,打磨装置由最大高度差位置开始打磨焊缝,并逐渐减少打磨装置与焊缝的距离,打磨装置与焊缝一开始打磨时接触的面积较小,能够减少打磨装置损坏或工件损坏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件打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打磨误差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大批量工件的生产时,虽然各工件之间尺寸都在允许的公差带内,但由于在工装、焊接变形等因素导致每个工件的具体尺寸是不一样的,增加了打磨难度,故各工件之间尺寸的差异导致打磨质量不高。
通常打磨是针对一个焊缝进行的,首先在焊缝上寻找一个点,确定该点的高度,以调整打磨装置的高度,如此进行打磨,由于在该焊缝上形状的变化是随机的,可能存在焊接点凸起或凹陷的情况,在焊缝上寻找的一个点的高度时随机的,使得打磨装置高度可能与焊缝的高度不适配,使得打磨装置与焊缝之间的打磨误差较大,造成打磨装置一开始进行打磨时与焊缝接触的面积过多,造成打磨装置的损坏或工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根据工件焊缝的某点的高度来确定打磨装置与焊缝的距离,使得打磨装置与焊缝之间的打磨误差较大,造成打磨装置与焊缝接触的面积过多,造成打磨装置损坏或工件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减少打磨误差的方法及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少打磨误差的方法,获取焊缝上多个点与工件表面之间的高度差,确定高度差中的最大值,移动打磨装置使得打磨装置与工件表面的距离等于所述最大值。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首先测量工件表面所在高度,在焊缝上测量多个焊接点的高度,得出焊缝上的焊接点与工件表面的高度差,能够准确测量出焊缝上的焊接点与工件表面的高度差,以准确判断打磨装置与焊缝的高度,避免由于打磨装置与焊缝接触的面积过多,造成打磨装置损坏或工件损坏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测量所述工件表面高度的点靠近所述焊缝,避免由于测量工件表面高度的点距离焊缝过远,工件表面自身弯曲造成高度误差增加的现象,为了提高准确性,在焊缝的周围还可测量多个工件表面上点的高度,并在相应的工件表面的点附近测量焊接点的高度,由此可提高焊缝高度的准确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测量所述工件表面高度的点距所述焊缝1cm-2cm,能够提高测量焊缝与工件表面所得到的高度差的准确性,减少焊缝与工件表面之间的高度误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根据焊接类型和焊接长度确定测量焊接点高度的个数,根据不同焊接类型确定所需测量点的高度,能够减少工作强度和提高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焊接类型为人工焊接,人工焊接在焊缝上每隔2cm-5cm时选取一个测量点;或所述焊接类型为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焊接在焊缝上每隔3cm-10cm之间时选取一个测量点,人工焊接误差较大,在相同长度的焊缝上,人工焊接选取的测量点多于机器人焊接的测量点,避免由于测量的点数过多浪费时间,同时能够避免测量的点数过少造成打磨不精确,出现打磨装置与焊缝接触的面积过多,造成打磨装置损坏或工件损坏的现象,还包括混合焊接,混合焊接包括了人工焊接和机器人焊接,分别根据人工焊接和机器人焊接的方式在混合焊接上进行测量点的选取。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沿着焊缝的延伸方向依次选取测量点,并且在焊缝延伸方向中相邻两测量点之间的距离相同,确保在焊缝的大范围内都能有测量点,避免测量点过于集中造成高度差不准确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沿着焊缝的延伸方向选取两列测量点,增加垂直于焊缝延伸方向截面上测量点个数,减少对焊缝测量点选取过少产生误差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型可变波长粉尘回收管道
- 下一篇:一种带清洁功能的缓冲式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