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壁光管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09891.4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胡宽雨;韩秋水;段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16 | 分类号: | B21D22/16;B21D37/10;B21C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壁光管加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首先准备好母管,同时还要准备好加工过程中所需工装,所需工装包含减径模、止动芯、芯杆、旋压环、钢球以及光芯;止动芯设置在芯杆的左端,光芯设置在芯杆的右端,将止动芯和光芯利用芯杆连接在一起后装入母管的腔体内;将钢球装入旋压环内形成组合式旋压装置;将母管穿过减径模和组合式旋压装置内,使光芯处于旋压位置上;以上过程执行完后,开始拉拔,通过减径模减小母管的外径,通过光芯的外径调节光芯与钢球之间的间隙,将母管的壁厚减少到成品所需壁厚。该超薄壁光管加工方法,所得超薄壁光管的生产成本低、结构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深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超薄壁光管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制冷企业为了控制成本,铜管的薄壁化成了发展趋势,同时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对铜管壁厚的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热管应用的推广,对铜管壁厚薄壁化的要求更加迫切。目前传统的拉拔工艺,铜管壁厚降低到0.14mm,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出现断管、扁管等困难,其中断管和扁管的频率大大增加,无法满足时代发展对铜管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超薄壁光管加工方法,所得超薄壁光管的生产成本低、结构强度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壁光管加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首先准备好母管,同时还要准备好加工过程中所需工装,所需工装包含减径模、止动芯、芯杆、旋压环、钢球以及光芯;
第二步骤:止动芯设置在芯杆的左端,光芯设置在芯杆的右端,将止动芯和光芯利用芯杆连接在一起后装入母管的腔体内;
第三步骤:将钢球装入旋压环内形成组合式旋压装置;
第四步骤:将母管穿过减径模和组合式旋压装置内,使光芯处于旋压位置上;
第五步骤:以上过程执行完后,开始拉拔,通过减径模减小母管的外径,通过光芯的外径调节光芯与钢球之间的间隙,将母管的壁厚减少到成品所需壁厚。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同规格的钢球均匀分布在旋压环内的周向槽中。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周向槽的轴线、止动芯的轴线、芯杆的轴线以及光芯的轴线位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旋压环为左右对称分瓣式结构,旋压环由左瓣块和右瓣块拼装而成。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止动芯的右端直径小于止动芯的左端直径。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光芯的左端直径与光芯的右端直径相同,且光芯的中部直径大于其左右两端直径。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止动芯可拆卸设置在芯杆的左端,光芯可拆卸设置在芯杆的右端。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品的壁厚为0.09~0.11mm。
进一步具体地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成品的壁厚均匀性为0~0.00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超薄壁光管加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一、该加工方法加工所得的超薄壁光管的壁厚可以达到0.09~0.11mm,远超传统的拉拔工艺;
二、该加工方法加工所得的超薄壁光管的壁厚均匀性可以达到0.005mm以内,远超传统的拉拔工艺;
三、该加工方法将超薄壁光管生产过程中的减径和减壁分布加工,减小拉拔阻力,可以有效减少断管、扁管等困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09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