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蛇形冷凝管制造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0837.1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2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景龙;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优珂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6 | 分类号: | B05B13/06;B05B1/20;B05B9/047;F28F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储德江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冷凝器 蛇形 冷凝 制造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蛇形冷凝管制造加工工艺,由底座、罐体、高压泵、内壁喷涂装置、折弯处喷涂装置、放置座和锁紧抱箍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可以解决对蛇形冷凝管采用内部直喷的方式难以将涂料完全喷涂在管体的折弯处内壁以及中部竖直部分的内壁,未完全喷涂的部分在冷凝管后期使用时容易发生生锈的情况,生锈处往往由点到面,从而造成了整个冷凝管内部遭到破坏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蛇形冷凝管制造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疲劳,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其中,冷凝管属于汽车空调配件。
在对冷凝管制造生产时为了防止其生锈需要对其内外部进行喷漆处理,对管内喷涂方式时通常将喷涂头放入到管内进行直喷,但是,这种喷涂方式难以适用在蛇形冷凝管上。
蛇形冷凝管呈Z型的折弯结构,采用内部直喷的方式难以将涂料完全喷涂在管体的折弯处内壁以及中部竖直部分的内壁,未完全喷涂的部分在冷凝管后期使用时容易发生生锈的情况,生锈处往往由点到面,从而造成了整个冷凝管内部遭到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蛇形冷凝管制造加工工艺,可以解决对蛇形冷凝管采用内部直喷的方式难以将涂料完全喷涂在管体的折弯处内壁以及中部竖直部分的内壁,未完全喷涂的部分在冷凝管后期使用时容易发生生锈的情况,生锈处往往由点到面,从而造成了整个冷凝管内部遭到破坏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空调冷凝器蛇形冷凝管制造加工工艺,其使用了一种管内喷涂设备,该管内喷涂设备包括底座、罐体、高压泵、内壁喷涂装置、折弯处喷涂装置、放置座和锁紧抱箍,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管内喷涂设备对汽车空调冷凝器蛇形冷凝管的制造加工工艺如下:
S1、固定夹持:将蛇形冷凝管的上端部分套设在内壁喷涂装置上,通过锁紧抱箍对蛇形冷凝管的中部进行抱紧固定;
S2、横向部分内壁喷涂:通过高压泵将罐体内的涂料高压输送至筒体内,并从喷涂管喷出,从而对蛇形冷凝管上端横向部分的内壁进行喷涂;
S3、折弯处、竖直部分内壁喷涂:通过推进气缸带动筒体、挤压头整体前移,当挤压头顶在冷凝管折弯处内壁时停止前进,筒体受力继续前移,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关闭喷涂管,并改变涂料从挤压头的喷出途径,从而对蛇形冷凝管的上端折弯处内壁、中部竖直部分内壁进行喷涂;
S4、重新夹持:喷涂后将蛇形冷凝管取出,并重新套设、夹持,使得蛇形冷凝管原下端部分套设在内壁喷涂装置上,重复S2-S3步骤对蛇形冷凝管内壁进行喷涂;
S5、取出、更换:将喷涂完毕后的蛇形冷凝管取出,并更换下一个待加工蛇形冷凝管;
底座的后端安装有罐体,罐体与内壁喷涂装置之间连有高压泵,内壁喷涂装置的前端设有折弯处喷涂装置,底座的中部安装有放置座,放置座的前端从上往下均匀安装有锁紧抱箍;
所述的内壁喷涂装置包括筒体、推进气缸、稳定机构、稳定架、喷涂管、挤压架、内凹槽、卡位块和内置弹簧,筒体与罐体之间连有推进气缸,筒体的后端安装有稳定机构,筒体的外壁沿其周向均匀设有稳定架,筒体上沿其周向均匀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喷涂管,筒体的内部沿其周向均匀设有挤压架,挤压架上从前往后均匀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内部通过内置弹簧与卡位块连接。
所述的折弯处喷涂装置包括管头、伸缩管、伸缩杆、挤压管、堵塞组和挤压头,管头与筒体前端之间连有伸缩管,伸缩管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伸缩杆,且管头与筒体之间连有伸缩杆,管头的后端安装有挤压管,管头的中部安装有挤压头,挤压头的内部设有堵塞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优珂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优珂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8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