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开关的耐久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0901.6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7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鼎;张雨;于保君;马明辉;肖永富;杨少明;刘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5;G06F119/04;G06F119/0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范坤坤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开关 耐久 分析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门开关的耐久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车门离散化模型界面点约束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以建立车门柔性化模型;
根据门锁卡板、门锁锁环及门锁卡板、门锁止动爪分别建立刚体接触对,依据实际试验边界条件施加约束和载荷,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标定,获得标定的多刚体锁止动力学模型;利用车门铰链参数与标定完成的多刚体锁止动力学模型建立车门开关多刚体模型;
将所述车门柔性化模型及所述车门开关多刚体模型进行耦合,获得车门开关刚柔耦合模型;
基于所述车门开关刚柔耦合模型对不同材料的车门开关的耐久进行分析;
其中,所述界面点存储在所述离散化模型的柔性化区域单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离散化模型界面点约束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以建立车门柔性化模型,包括:
将车门数据导入有限元建模软件,获得车门离散化模型;其中,车门数据包括车门钣金、附件及连接关系;
对所述车门离散化模型界面点约束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获得模态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
对所述模态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正交化处理,获得车门柔性化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车门离散化模型界面点约束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获得模态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包括:
对所述车门离散化模型界面点约束的结构进行正则模态分析,获得特征向量矩阵;
对所述特征向量矩阵进行静态分析获得位移矩阵;
根据所述位移矩阵获得模态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车门开关刚柔耦合模型对不同材料的车门开关的耐久进行分析,包括:
根据所述车门开关刚柔耦合模型计算瞬态应力响应;
对所述瞬态应力响应进行雨流计数;
根据雨流数对不同材料的车门开关的耐久进行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雨流数对不同材料的车门开关的耐久进行分析,包括:
将所述雨流数代入损伤率公式,获取不同材料分别对应的损伤率。
6.一种车门开关的耐久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门柔性化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对车门离散化模型界面点约束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以建立车门柔性化模型;
车门开关多刚体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门锁卡板、门锁锁环及门锁卡板、门锁止动爪分别建立刚体接触对,依据实际试验边界条件施加约束和载荷,对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标定,获得标定的多刚体锁止动力学模型;利用车门铰链参数与标定完成的多刚体锁止动力学模型建立车门开关多刚体模型锁止机构参数及车门铰链参数建立车门开关多刚体模型;
车门开关刚柔耦合模型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车门柔性化模型及所述车门开关多刚体模型进行耦合,获得车门开关刚柔耦合模型;
车门开关耐久分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车门开关刚柔耦合模型对不同材料的车门开关的耐久进行分析,
其中,所述界面点存储在所述离散化模型的柔性化区域单元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柔性化模型建立模块,还用于:
将车门数据导入有限元建模软件,获得车门离散化模型;其中,车门数据包括车门钣金、附件及连接关系;
对所述车门离散化模型界面点约束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获得模态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车门开关的耐久分析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车门开关的耐久分析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09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