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医用手套内胆加工用超吸水纤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1655.6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4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慧芬 |
主分类号: | D01F8/10 | 分类号: | D01F8/10;D01F8/02;D01F1/10;D01D5/34;C07D251/3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4626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医用 手套 内胆 工用 吸水 纤维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医用手套内胆加工用超吸水纤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芯层纺丝原液和皮层纺丝原液制造得到皮芯型结构的复合纤维材料,所制纤维材料的吸水锁水性好,可以即时吸收人体皮肤所散发的水分,适用于作为一次性医用手套内胆加工材料,制成的手套内胆能够显著改善手套的佩戴舒适感,并且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减轻一次性医用手套废弃后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医用手套内胆加工用超吸水纤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次性医用手套按材质一般分为塑料一次性手套、乳胶一次性手套和丁腈一次性手套,使用一次性医用手套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但这些一次性医用手套存在的通病是在佩戴后容易在手套内部形成水汽。这是因为人体皮肤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水分,而手套为了保证其隔离效果因此其水汽透过性较差,聚集在手套内部的水汽会影响手套的佩戴舒适感,让人有一种皮肤无法呼吸的感觉。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开发出一种超吸水纤维材料,利用该纤维材料经织造制成手套内胆,所制手套内胆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能够即时吸收和锁住皮肤所散发的水分,从而解决现有一次性医用手套存在的佩戴后易形成水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医用手套内胆加工用超吸水纤维材料,利用芯层纺丝原液和皮层纺丝原液制造得到皮芯型结构的复合纤维材料,所制纤维材料的吸水锁水性好,可以即时吸收人体皮肤所散发的水分,改善手套的佩戴舒适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次性医用手套内胆加工用超吸水纤维材料,由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3-氨基己二酸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制成芯层纺丝原液,由聚乙烯醇、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和水溶性致孔剂制成皮层纺丝原液,芯层纺丝原液和皮层纺丝原液通过皮芯型复合喷丝板挤出,经干法纺丝得到超吸水纤维材料。
所述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3-氨基己二酸的摩尔比为1:3。
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为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与3-氨基己二酸的总质量的0.5-2倍。
所述聚乙烯醇、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水溶性致孔剂的质量比为1:0.01-0.1:0.1-1。
所述水溶性致孔剂为碳酸氢钠和乙醇的混合物,碳酸氢钠、乙醇的质量比为1:1-5。
上述一次性医用手套内胆加工用超吸水纤维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制造步骤:
(1)向乙醇中加入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和3-氨基己二酸,并滴加浓硫酸,加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蒸馏回收乙醇,蒸馏剩余物即为产物;
(2)向水中加入步骤(1)所得产物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加热搅拌,抽真空脱泡,得到芯层纺丝原液;
(3)向水中加入聚乙烯醇、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和水溶性致孔剂,加热搅拌,抽真空脱泡,得到皮层纺丝原液;
(4)将步骤(2)所得芯层纺丝原液和将步骤(3)所得皮层纺丝原液分别经增压泵、预过滤器和计量泵送至皮芯型复合喷丝板的皮层入口和芯层入口,经皮芯型复合喷丝板挤出的原液经过干纺甬道,利用热空气使水分挥发,水洗除去水溶性致孔剂,并经导出、牵伸、卷绕,得到超吸水纤维材料。
所述热空气的温度为130-180℃。
所述芯层纺丝原液与皮层纺丝原液的计量泵转速比为1:0.5-2。
所述牵伸温度为100-130℃,牵伸倍率为1.8-2.3倍。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慧芬,未经张慧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1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水泵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
- 下一篇:飞机发动机状态模拟实训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