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视频业务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1763.3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2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唐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42 | 分类号: | H04N21/442;H04N21/466;H04N21/478;H04N21/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梁倩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业务 质量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视频业务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收集到的用户在访问短视频分享平台的过程中产生的用户上网日志数据;对用户上网日志数据进行特征分析,确定用户上网日志数据对应的操作行为;根据操作行为,确定目标质量指标,并利用目标质量指标,检测用户访问短视频业务的业务质量。本发明通过收集并分析用户在访问短视频分享平台的过程中产生的用户上网日志数据,确定用户不同的操作行为,基于此操作行为检测用户访问短视频业务时的业务质量,以保障短视频分享平台用户的上网感知,提升网络质量保障效益,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从用户行为层面对短视频分享平台进行流量监测、质量分析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短视频业务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视频业务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产生了许多受大家追捧的短视频分享平台,如抖音、火山、快手等,这些短视频分享平台深受广大视频用户喜爱,其流量也占据互联网视频业务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目前运营商对短视频分享平台的识别只停留在业务识别层面,未从用户行为的角度进行更细维度的识别。现有的主要的业务识别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深度报文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DPI)的大小类业务识别方式,另一种是基于域名网络内容服务商(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ICP)资源库的域名匹配识别方式。
方式一:DPI大小类业务识别模型:通过DPI硬件对IP包载荷信息进行准实时读取并识别,可在短时间内对话单记录打上业务标签,可保证用户业务模型测算的时效性。现在现网DPI的覆盖率已达50%,这种方式已然成为各大运营商进行业务识别的一个重要手段。
方式二:基于域名-ICP资源库匹配识别模型:通过拨测抓包获取ICP域名,以及通过手动访问网站确认等方式,积累域名与ICP的对应关系形式域名-ICP资源库。通过对XDR话单中记录的Host信息与ICP资源库中记录进行匹配,识别用户访问资源归属ICP。随着XDR话单存储和处理技术的推广,运营商对数据的敏感性越来越强,对业务识别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域名-ICP资源库匹配技术可以针对HTTP协议业务进行较细维度的业务识别。
然而,以上两种业务识别方式,尚未从用户行为层面对短视频分享平台进行流量监测、质量分析,这对形成用户画像,了解用户不同行为操作过程中的真实上网感知有一定影响。因此,如何从用户角度出发识别用户对各短视频分享平台的操作行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短视频业务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短视频业务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收集到的用户在访问短视频分享平台的过程中产生的用户上网日志数据;
对所述用户上网日志数据进行特征分析,确定所述用户上网日志数据对应的操作行为;
根据所述操作行为,确定目标质量指标,并利用所述目标质量指标,检测所述用户访问短视频业务的业务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短视频业务质量检测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收集到的用户在访问短视频分享平台的过程中产生的用户上网日志数据;
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用户上网日志数据进行特征分析,确定所述用户上网日志数据对应的操作行为;
质量指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操作行为,确定目标质量指标。
检测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目标质量指标,检测所述用户访问短视频业务的业务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1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