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体系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3261.4 | 申请日: | 202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1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刚;庄小杰;金晓飞;吕善勇;赵艳波;崔婧瑞;李文奇;栾小旭;陈烈;崔延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支座 型钢 机构 体系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护排桩(1)、组合钢桁架冠梁(2)、第一钢板(5)、紧固装置、钢斜撑(6)和底部支座;两个所述支护排桩(1)位于基坑边缘且顶部高度相同;所述组合钢桁架冠梁(2)架设在两个所述支护排桩(1)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护排桩(1)的顶部;所述第一钢板(5)安装在所述组合钢桁架冠梁(2)上;所述第一钢板(5)通过紧固装置与所述支护排桩(1)连接;所述钢斜撑(6)通过与所述第一钢板(5)连接,将所述支护排桩(1)上的力传到底部支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座包括:钢格构柱(8)、第二钢板(9)和支座桩(10);所述钢格构柱(8)设置在所述支座桩(10)上,所述第二钢板(9)设置在所述钢格构柱(8)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拉杆(3)和螺母(4),所述拉杆(3)设置在所述支护排桩(1)上,所述螺母(4)与所述拉杆(3)通过所述第一钢板(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采用钢筋材质,其直径大于10mm,且下端带装配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丝绳(14)和结构装置;所述结构装置包括:结构桩(11)和结构底板(12),所述钢丝绳(14)一端环抱住所述底部支座,另一端连接所述结构底板(12)上的预埋拉环(13),所述结构底板(12)安装在所述结构桩(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钢桁架冠梁(2)由若干段组合钢桁架利用锚栓或焊接组合而成,所述组合钢桁架冠梁(2)沿着所述支护排桩(1)布置方向通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斜撑(6)包括若干段钢管,且相邻所述钢管之间通过法兰(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斜撑(6)一端焊接在所述底部支座上,另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钢板(5)上。
9.一种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钢斜撑机构,相邻所述钢斜撑机构之间用所述组合钢桁架冠梁(2)连接。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高支座反拉型钢斜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所述支护排桩(1)施工,然后进行所述组合钢桁架冠梁(2)的安装、所述第一钢板(5)的组合安装,最后通过所述紧固装置将各所述支护排桩(1)和所述组合钢桁架冠梁(2)连接成整体;
S2:第一次土方开挖,自所述组合钢桁架冠梁(2)底部放坡挖土至所述底部支座顶部位置,然后进行所述底部支座的施工;
S3:安装所述钢斜撑(6),完成后开始第二次土方开挖;
S4:施工已开挖部分的结构装置;
S5:开挖剩余土方,完成剩余结构的施工;
S6:拆除所述钢斜撑(6)、所述底部支座、所述第一钢板(5)以及所述组合钢桁架冠梁(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32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过滤柳絮功能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 下一篇:矢量空间数据多级压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