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铝熔炼节能及余热回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5638.X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7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余革芳;梁伟豪;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D17/00;F22B1/18;F22D11/06;F01D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熔炼 节能 余热 回收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再生铝熔炼节能及余热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再生铝在熔炼炉中进行熔炼,在熔炼炉顶部安装余热回收罐,熔炼炉在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余热回收罐过滤排出,废气的热量通过余热回收罐进行回收并将液态水加热成蒸汽;S2、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汽轮机内,使得汽轮机进行转动,汽轮机带动与汽轮机连接的发电机产生转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持续输出到电网中;S3、蒸汽从汽轮机内排出通过管道输送到冷凝器内,蒸汽在冷凝器内凝结呈液态水,液态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水泵内,水泵将液态水输送回步骤S1中的余热回收罐内,该工艺能够回收再生铝熔炼过程产生废气的余热,并将余热发电,具有节能效果,还能够有效地过滤废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热回收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铝熔炼节能及余热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再生铝是由废旧铝和废铝合金材料或含铝的废料,经重新熔化提炼而得到的铝合金或铝金属,是金属铝的一个重要来源。再生铝主要是以铝合金的形式出现的。熔炼再生铝的主要原料是工业上折旧废铝件(如飞机的废件和发动机、机匣盖等)和铝加工过程产生的废铝料(包括板材、管材、棒材、型材、碎屑、箔片等)。在废铝熔炼前需要将各种废铝件进行选分或解体(切割成规则的小块体),分离出去铁和其他有色金属零件,再加以适当调配和处理,以便达到所要求的再生铝及铝合金成分。
再生铝在熔炼炉内熔炼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多的废气,现有的熔炼炉在进行再生铝的熔炼时,不能够一体式的过滤废气,并且由于熔炼炉的温度一般大于700℃,产生的高温废气热量直接流失,造成能源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再生铝熔炼节能及余热回收工艺,能够回收再生铝熔炼过程产生废气的余热,并将余热发电,具有节能效果,还能够有效地过滤废气。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再生铝熔炼节能及余热回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再生铝在熔炼炉中进行熔炼,在熔炼炉顶部安装余热回收罐,熔炼炉在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余热回收罐过滤排出,废气的热量通过余热回收罐进行回收并将液态水加热成蒸汽;
S2、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汽轮机内,使得汽轮机进行转动,汽轮机带动与汽轮机连接的发电机产生转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持续输出到电网中;
S3、蒸汽从汽轮机内排出通过管道输送到冷凝器内,蒸汽在冷凝器内凝结呈液态水,液态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水泵内,水泵将液态水输送回步骤S1中的余热回收罐内,进行循环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发电机产生的电能经过变压器处理后输送到电网中。
作为优选,所述S2中输送到汽轮机的蒸汽温度大于350℃,气压大于2.5MP,通过保温钢管进行输送。
本发明还提供了再生铝熔炼节能及余热回收工艺使用的余热回收罐,所述余热回收罐包括罐体、端盖和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固定在罐体底部,所述端盖安装在罐体顶部,所述罐体内呈竖直等距排布有过滤受热组件,所述过滤受热组件底部安装有进水盘,所述过滤受热组件顶部安装有排气盘,所述进水盘和排气盘均与罐体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盘和排气盘均呈圆柱体形状,所述进水盘和排气盘呈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受热组件包括外管和套设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呈间隔设置,所述外管两端分别与进水盘以及排气盘连通,所述内管底端向下延伸出进水盘,所述内管顶部向上延伸出排气盘,所述内管内侧分别安装有不锈钢网和活性炭滤芯。
作为优选,所述内管顶部安装有过滤排气管,所述过滤排气管呈水平设置,所述过滤排气管一端延伸出罐体。
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盘外沿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向外延伸穿过罐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创利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5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多径干扰无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筒开裂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