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车卷筒组装及转运用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6924.8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9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詹映龙;俞叶舟;方素君;易辉;熊丹;袁秋成;段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65D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亚楠 |
地址: | 5107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车 卷筒 组装 转运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绞车卷筒组装及转运用平台,包括底座和卷筒支座,所述底座为对称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供液压平板车的插杆自由调节的腔体,所述卷筒支座为两个,两个所述卷筒支座关于所述底座的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卷筒支座的上端设有与卷筒适配的弧形凹槽。本发明通过在底座上对称设置两个卷筒支座,同时在卷筒支座上设置与卷筒适配的凹槽,对卷筒组装时只需将卷筒放置在凹槽内即可,不用将卷筒与组装转运平台之间的焊接固定,从而避免了绞车卷筒预装完成后码脚补磨作业,不仅简化了操作,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当组装完成后可以直接使用液压平板车将卷筒与平台整体转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绞车卷筒组装及转运用平台。
背景技术
捕捞船的液压捕捞绞车卷筒来货均为散装件,这就使得在整体上船吊装前需先将该液压捕捞绞车卷筒在车间进行完整的组装,然后转运至船台进行整体吊装上船安装。目前的组装方法是在车间临时搭制一个专用安装转运平台,具体为:先将已制作完成的2条钢梁,分别横担在两个已制作完成的门形支撑架适当位置,然后将钢梁和门形支撑架相交的位置进行焊接固定,其次将2个钢质筒体吊放于横横梁两侧进行对接安装,同时使用多条钢管在筒体外表面和横梁上表面进行钢性斜拉固定,最后再进行其它构件的组装。待组装转运完毕后,再进行斜拉钢管的拆除及筒体上码脚批补磨作业。
上述作业中,使用斜拉钢管固定筒体的作业方法,需要进行斜拉钢管的安装、焊接及后期的拆除作业,不仅操作麻烦,而且拆除后会带来多处码脚,后续需要进行码脚补磨作业,费时费力。同时,组装好卷筒后也不方便转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绞车卷筒组装及转运用平台,简化卷筒组装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转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绞车卷筒组装及转运用平台,包括底座和卷筒支座,所述底座为对称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供液压平板车的插杆自由调节的腔体,所述卷筒支座为两个,两个所述卷筒支座关于所述底座的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端,所述卷筒支座的上端设有与卷筒适配的弧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门型架,两个所述门型架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横梁,所述卷筒支座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门型架包括纵梁,所述纵梁的两端分别设有支撑脚,所述横梁连接在所述纵梁上。
优选地,所述纵梁与所述支撑脚之间连接有斜撑杆,所述支撑脚的底端设有垫板。
优选地,所述横梁为三根,三根所述横梁等间距地设置在两个所述门型架之间,所述横梁的材质为H型钢。
优选地,两个所述卷筒支座之间连接有加强支撑,所述加强支撑与所述卷筒支座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卷筒支座的弧形凹槽的半径为1.8-2.3米,弧长为4.5-5米,角度为125-145度。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绞车卷筒组装及转运用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底座上对称设置两个卷筒支座,同时在卷筒支座上设置与卷筒适配的凹槽,对卷筒组装时只需将卷筒放置在凹槽内即可,不用将卷筒与组装转运平台之间的焊接固定,从而避免了绞车卷筒预装完成后码脚补磨作业,不仅简化了操作,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底座的底部设有供液压平板车的插杆自由调节的腔体,当组装完成后可以直接使用液压平板车将卷筒与平台整体转运。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绞车卷筒组装及转运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绞车卷筒组装及转运用平台的应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6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