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变性能调节剂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18956.1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0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志;陈飞翔;杨荣辉;覃宗华;王敏;郑和晖;巫兴发;田飞;代浩;彭志辉;李刚;徐鑫;陈尚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8/00;C04B2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刘艺玮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喷射 超高 性能 混凝土 流变 调节剂 及其 使用方法 | ||
1.湿法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变性能调节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百分比为45~50%的降黏组分、质量百分比为25~35%的防流挂组分和质量百分比为20~25%的早强组分,其中,
降黏组分,其包括粉煤灰漂珠、纳米碳酸钙和电气石粉;
防流挂组分,其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和组分B的质量比例为40~60:1;
早强组分,其包括铝酸盐水泥和/或硫铝酸盐水泥;
所述防流挂组分中的组分A为膨润土、蒙脱土、凹凸棒土、海泡石的混合物,其中膨润土、蒙脱土的共同质量占比与凹凸棒土、海泡石的共同质量占比的比例为40~60%:60-40%;
所述膨润土的粒径为75~150μm,所述蒙脱土的粒径为0.2~1μm,所述凹凸棒土的粒径为5~15μm,所述海泡石的粒径为5~75μm;
所述膨润土为经过酸化处理的膨润土,酸化处理方法如下:按照1:5~10的质量比取除杂除砂并烘干后的膨润土和浓度为10~15%的盐酸溶液,然后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用盐酸溶液对膨润土进行酸化处理24h,再粉磨得到粒径为75~150μm的膨润土;
所述防流挂组分中的组分B为羟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淀粉醚、黄原胶、文莱胶组成的混合物,在组分B中,羟甲基纤维素的质量占比为70~80%,聚丙烯酰胺的质量占比为5~15%,淀粉醚、黄原胶和文莱胶共同的质量占比为10~20%;
所述羟甲基纤维素的分子量为6000~40000,所述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为400~600万,所述淀粉醚的粒径小于500μm,所述黄原胶的粒径小于500μm,所述文莱胶的粒径小于5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变性能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黏组分由粉煤灰漂珠、纳米碳酸钙和电气石粉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法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变性能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黏组分中粉煤灰漂珠的质量占比为50~70%,纳米碳酸钙的质量占比为10~30%,电气石粉的质量占比为10~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变性能调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漂珠的粒径为1~5μm、比表面积>2500m2/kg,所述纳米碳酸钙的粒径≤80nm,所述电气石粉的粒径为200~450μ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湿法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变性能调节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超高性能混凝土时,湿法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流变性能调节剂的加入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89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