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输油软管胶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19895.0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唐霞;李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遂宁森帝汽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1/03 | 分类号: | C08L71/03;C08K13/02;C08K3/04;C08K3/22;C08K5/09;F16L1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沈颖 |
地址: | 629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输油 软管 胶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输油软管胶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聚四氟乙烯与氯醇橡胶粘结困难的问题,涉及汽车输油管用橡胶技术领域,所述汽车输油软管胶料包括以下原料:二元共聚氯醇橡胶,三元均聚氯醇橡胶,炭黑,石墨粉,增塑剂,氧化镁,硬脂,防老剂,增粘剂和硫化剂;本发明的汽车输油软管胶料用于制备汽车输油软管,由于氯醇橡胶在硫化成型过程中,其配方中的分散相在粘接界面会形成一个很薄的粘性层,从而与聚四氟乙烯粘接界面牢固的粘接在一起,解决聚四氟乙烯与氯醇橡胶不粘的难题,使制备的汽车输油软管满足国六车用输油软管的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输油管用橡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输油软管胶料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轻型车国六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具有六个突破,一是采用全球轻型车统一测试程序,全 面加严了测试要求,有效减少了实验室认证排放与实际使用排放的差距,并且为油耗和排 放的协调管控奠定基础;二是引入了实际行驶排放测试(RDE),改善了车辆在实际使用状 态下的排放控制水平,利于监管,能够有效防止实际排放超标的作弊行为;三是采用燃料 中立原则,对柴油车的氮氧化物和汽油车的颗粒物不再设立较松限值;四是全面强化对 VOCs的排放控制,引入48小时蒸发排放试验以及加油过程VOCs排放试验,将蒸发排放控制水平提高到90%以上;五是完善车辆诊断系统要求,增加永久故障代码存储要求以及防篡改措施,有效防止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超标排放;六是简化主管部门进行环保一致性和在用符合性监督检查的规则和判定方法,使操作更具有可实施性。
为保证汽车行业有足够的准备周期来进行相关车型和动力系统变更升级以及车型开放 和生产准备,本次轻型车国六标准采用分步实施的方式,设置国六a和国六b两个排放限 值方案,分别于2020年和2023年实施。同时,对大气环境管理有特殊需求的重点区域可 提前实施国六排放限值。目前,标准实施的行业生产和油品条件也已初步具备。多家轻型 汽车生产企业已基本完成符合轻型车国六标准样车的开发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 委也已于同期批准发布了GB 18352.6-2016的国家标准。
燃油系统是汽车尾气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六标准的实施对输油软管材料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原内FKM外ECO结构的输油软管已经无法满足国六排放要求。由于聚四氟乙烯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优异的耐油性能,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低温、不粘的特点,这使得ECO与聚四氟乙烯的粘接成为难题, 这一难点的存在使得现有技术的输油软管很难达到乘用车GB 18352.6-2016的排放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输油软管胶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 聚四氟乙烯与氯醇橡胶粘结困难的问题,使制备的汽车输油软管满足国六车用输油软管的 排放标准。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输油软管胶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 二元共聚氯醇橡胶50~70份,三元均聚氯醇橡胶30~50份,炭黑40~60份,石墨粉3~8份, 增塑剂0~10份,氧化镁3~8份,硬脂酸0.5~2份,防老剂1.5~6份,增粘剂1~5份和硫化 剂3.5~11份。
作为优选,所述汽车输油软管胶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二元共聚氯醇橡胶 70份,三元均聚氯醇橡胶50份,炭黑60份,石墨粉6份,增塑剂7份,氧化镁4份,硬 脂酸2份,防老剂6份,增粘剂5份,硫化剂11份。
作为优选,所述防老剂选用NBC和445,其中NBC占0.5~2份,445占1~4份。
作为优选,所述硫化剂选用ECHO和TDD,其中ECHO占3~8份,TDD占0.5~3份。
作为优选,所述炭黑的型号为N550;增塑剂的型号为TP-95;所述氧化镁为高活性氧 化镁,活性值为150;所述硬脂酸的型号为18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遂宁森帝汽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遂宁森帝汽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19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