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域无人机救援系统及其救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2364.7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栾飞;桓源;王勍;于恒哲;李颖;巨苗苗;刘国龙;王佳琦;李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3C9/01;B63C9/15;B63C9/18;G05D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02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域 无人机 救援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水域无人机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1),所述无人机(1)下方连接有空投模块(2),所述空投模块(2)连接有救生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域无人机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1)上安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4),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4)一侧安装有摄影机(5),所述无人机(1)下方通过连接架安装有空投模块(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域无人机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投模块(2)包括发射板(17)和接收板(18),所述发射板(17)上安装有HC-12发射端(19),所述HC-12发射端(19)连接有单片机A(20),所述单片机A(20)连接有LED指示灯(26),所述接收板(18)上安装有HC-12接收端(21),所述HC-12接收端(21)连接有单片机B(22),所述单片机B(22)分别连接有电磁铁(2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4)和蜂鸣器(25),所述电磁铁连接有救生模块(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域无人机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模块(3)包括壳体(6),所述壳体(6)内设置有救生圈(7),所述救生圈(7)上设置有止回阀(8),所述止回阀(8)连接充气室(9),所述充气室(9)一侧连接有气瓶(10),所述充气室(9)另一侧固接有充气外壳(11),所述充气外壳(11)内固接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连接有撞针A(13),所述充气室(9)开有孔,孔内设置有速溶药片(14),所述速溶药片(14)一侧连接撞针A(13),所述速溶药片(14)另一侧连接有撞针B(15),所述撞针B(15)与气瓶(10)连接,所述壳体(6)外壁固接有铁片(16),所述铁片(16)与空投模块上的电磁铁连接。
5.一种水域无人机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考察水域实际地形,设置无人机巡航路径,确定无人机巡航目标任务地点;
步骤2,所有无人机(1)从地面控制室出发,根据步骤1设置的无人机巡航路径进行巡航;
步骤3,无人机(1)巡航过程中,若到达目标任务地点,无人机(1)在空中使用摄像机(5)进行悬停摄影记录,摄影记录传回地面控制室,无人机完成拍摄任务后,继续前往下一任务地点;
步骤4,无人机(1)巡航过程中,若未发现落水人员,则无人机(1)返回地面控制室,进行检修与充电,若发现落水人员,则无人机(1)终止巡航任务,前往落水地点,将现场情况通过空投模块传输至地面控制室,救援人员前往现场救援,同时,无人机(1)释放救生模块(3);
步骤5,落水人员获救,无人机(1)返回地面控制室,进行检修与充电,无人机(1)巡航和救援任务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域无人机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为,将水域巡航区域制作成二维坐标图,将水域巡航目标任务地点转换为二维坐标图内的XY坐标,将生成的XY坐标输入遗传算法中,计算无人机巡航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域无人机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无人机巡航路径输入无人机地面站系统中,无人机地面控制室调度所有无人机(1),通过地面站系统控制无人机(1)起飞,无人机(1)自动巡航。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域无人机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无人机(1)通过空投模块(2)中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检测人体信号后,无人机(1)自动释放救生模块(3),或地面站工作人员操控无人机(1)释放救生模块(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23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