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墨转移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3408.8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2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徐益良;高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康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N10/04 | 分类号: | B41N10/04;B32B25/18;B32B25/04;B32B25/10;B32B9/02;B32B9/04;B32B5/02;B32B5/26;B32B5/18;B32B5/24;B32B7/12;B32B7/08;B32B7/02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夏苗苗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墨 转移 介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墨转移介质,所述油墨转移介质包括:第一基材层;气垫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第二基材层,位于所述气垫层上;面胶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层上;其中,所述气垫层在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的渗入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的厚度,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大于等于1.5KN/m,所述油墨转移介质的有机溶剂残留量小于等于0.1PPM。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油墨转移介质安全环保,且稳定性好、强度大、回弹性好,印刷速度可达到1.5万印的高速印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墨转移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胶印印刷的领域中,可使用油墨转移介质缠绕到转印滚筒上,从而可以将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目前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对油墨转移介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油墨转移介质通常具有多层构造,在制备油墨转移介质时,将多层之间运用涂布工艺实现,然而,涂布工艺需要使用有机溶剂(例如苯、苯甲、二甲苯等),不仅使得多层之间互相浸渗导致油墨转移介质而不能适用,而且有机溶剂危害身体健康,且对环境污染大。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油墨转移介质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环保和使用性能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如上所述的油墨转移介质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墨转移介质,所述油墨转移介质包括:第一基材层;气垫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第二基材层,位于所述气垫层上;面胶层,位于所述第二基材层上;其中,所述气垫层在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的渗入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的厚度,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大于等于1.5KN/m,所述油墨转移介质的有机溶剂残留量小于等于0.1PPM。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墨转移介质的表面不平整度的变化量在0.03mm。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800-1500Kpa的印刷负荷下,所述油墨转移介质的压缩性为0.12-0.24mm,在1800-2500Kpa的印刷负荷下,所述油墨转移介质10的压缩性为0.20-0.32mm。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第一布层;第一粘合层,位于所述第一布层上;第二布层,位于所述第一粘合层上。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布层的厚度大于等于第二布层的厚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墨转移介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材层、气垫层、第二基材层、面胶层;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压合所述气垫层;于所述气垫层上压合所述第二基材层,并进行第一阶段硫化;于所述第二基材层上压合所述面胶层,并进行第二阶段硫化;
其中,所述气垫层在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的渗入厚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基材层上的厚度,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之间的层间粘合力大于等于1.5KN/m,所述油墨转移介质的有机溶剂残留量小于等于0.1PPM。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合的过程包括在压延设备进行压合,其中所述压延参数包括:温度为100-170℃℃;压力为5-12MPa;辊间距为0.05-5mm;压延速率为5-15m/h。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阶段硫化的过程包括在0~0.1kg的环境下进行硫化。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阶段硫化的过程包括在0.5-3kg的环境下进行硫化。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油墨转移介质的表面打磨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康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康普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3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