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体外检测消化道五癌的体系,在该体系中使用的组合物,以及包含该组合物的试剂盒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326681.6 申请日: 2020-04-23
公开(公告)号: CN111826441A 公开(公告)日: 2020-10-27
发明(设计)人: 韩晓亮;周光朋;吴振;王建铭 申请(专利权)人: 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86 分类号: C12Q1/6886
代理公司: 北京彩和律师事务所 11688 代理人: 闫桑田;刘磊
地址: 100176 北京市大***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体外 检测 消化道 体系 使用 组合 以及 包含 试剂盒
【说明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体外检测消化道五癌的体系,在该体系中使用的包括用于检测目标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核酸的组合物,以及包含该组合物的试剂盒,该试剂盒还包括含有其他常规肿瘤标志物和癌症高危因素标志物的常规检测试剂,以及问卷调查表。在本申请中,基于上述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可以对受检人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进而给出进一步的随访或者确诊建议。使用上述试剂盒进行体外检测的体系,可一次性实现消化道五癌(食道癌、胃癌、大肠癌、肝癌、胰腺癌)的准确、快速的检出,可以用于消化道五癌的筛查和早筛。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体外检测消化道五癌(食道癌、胃癌、大肠癌、肝癌、胰腺癌)的体系,具体地,涉及一种在体外检测消化道五癌的体系中使用的包括用于检测目标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核酸的组合物,以及包含该组合物的试剂盒,该试剂盒还包括含有其他常规肿瘤标志物和癌症高危因素标志物的常规检测试剂,以及问卷调查表。利用上述体系进行综合评价,以评估消化道五癌的风险,用于消化道癌症准确、快速的筛查和早筛。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及公共健康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有关全球癌症状况的最新数据(GLOBOCAN2012)显示:2012年全球新增约1,410万例癌症病例,癌症死亡人数达820万;与2008年的数据相比,2012年新增癌症病例增加11%,癌症死亡人数增加8.3%。该机构根据现有数据预计,由于全球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到2025年前,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数将高达1,930万例。由于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的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全国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癌症死亡总数将达300万左右,患病总数将达660万。

食道癌是我国一种高发恶性肿瘤疾病。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食道癌新发病例47.8万人,死亡37.5万人,新发病例位居我国常见癌症的第三位,死亡病例位居我国常见癌症的第四位。食道癌的病死率(death-to-case ratio)接近80%,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造成食道癌死亡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食道癌早筛的准确性低。早期食道癌缺乏明显和特异性的症状,绝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属于晚期,病灶多已发生转移。临床研究发现,从食道癌病灶开始形成到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过程平均需要几年时间,这为发现早期食道癌、提高早期食道癌筛查准确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窗口期。充分利用这个窗口期,有望提高食道癌治疗效果、降低食道癌死亡率。目前用于食道癌诊断的技术在早期食道癌的检测和筛查方面的应用非常有限:1)影像学检测技术(食道镜、CT、MRI等)设备成本高,操作技术要求强,检测成本高;2)组织活检的侵入性强,不适于早癌的筛查;3)常用消化道肿瘤血清标志物(如:CEA、CA125、CA199和AFP等)作为食道癌的无创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很低,无法满足临床检测需要。因此,开发提高食道癌早筛准确性的新型食道癌标志物和检测技术是早期检出食道癌、改善食道癌治疗效果、降低食道癌死亡率的重要途径。

胃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是中国的第二大常见肿瘤。全世界胃癌患者中,近一半来自中国。2015年,我国新增67.91万胃癌患者,死亡49.8万。早期胃癌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达95%以上,而IV期患者通常在20%以下。目前我国胃癌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及病理活检。内镜及其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尤其是对平坦型和非溃疡性胃癌的检出率高于X线钡餐等方法。然而内镜检查依赖设备和内镜医师资源,且内镜检查费用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痛苦,患者接受程度差,即使对于日本等发达国家而言,尚未采用内镜行大规模胃癌筛查。这是导致胃癌的早筛准确性低的原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6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