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听器听力康复方法、康复系统、存储介质及助听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7614.6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0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龙雨;龙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立江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听器 听力 康复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听力康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助听器听力康复方法、康复系统、存储介质及助听器,采用了在补偿听觉强度感知灵敏度的同时,补偿听觉信号处理功能的助听器听力康复新策略,并通过基于听觉机制的听觉计算来实现;具体包括:将助听器输入声信号根据需要划分为n个频带通道,每个频带通道中进行不同固有频率的基于听觉主动放大和信号处理功能的听觉计算,构成基于听觉的非线性信号处理阵列;通过麦克风记录的声信号通过基于听觉的非线性信号处理阵列处理输出声音信号。本发明基于建立的听觉主动放大与听觉调谐间关联的数学模型,解决了现有助听器技术在语音清晰度上的缺陷,实现助听器性能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听力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听器听力康复方法、康复系统、存储介质及助听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正常听觉能听到低至0分贝的声音。但是,有人需要更强的声音,例如30分贝、60分贝,甚至更高的分贝的声音才能听到,这就是出现了听力障碍。导致听力障碍的有先天的原因、疾病、药物毒性、衰老等原因。其中,衰老导致听力障碍占了非常大的比例。世界卫组织估计,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会有三分之一的有听力障碍,全世界有听力障碍的人在10亿人以上。助听器,是目前解决听力障碍的主要工具,但是,目前使用助听器的听力障碍患者比例很低。这一方面是高档助听器的价格太高,阻碍助听器的普及。另一方面是现有助听器听力康复效果极为有限,即使是高达几万元一只的高档助听器,仍然很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为助听器的语音清晰度很差,尤其是在噪声环境中,情况更糟。高档助听器往往采用降噪技术消除噪声,保留语音,以改善语音清晰度。但事实上,即使没环境噪声,在实验室里的研究表明,助听器的语音清晰度也不理想的,尤其是中度、重度听力损失患者。
现有助听器语音清晰度受其听力康复策略局限。当前,助听器技术采用的策略是听觉灵敏度补偿与噪声消除策略。其中,前者采用的宽动态范围压缩(WDC)技术,后者采用的语音噪声分离技术,希望听到的只有语音。所谓宽动态范围压缩(WDC),是指正常人的听觉动态范围是0到120dB,而听力障碍患者的动态范围因听觉阈限提高而变得更小,例如60dB到120dB,助听器的宽动态范围压缩把0到120dB动态范围的声音压缩到听力障碍患者小的动态范围内。这是通过对小信号有一个大的放大,对大信号有一个小的放大来实现的。这个听力康复策略显然补偿了听力障碍患者对声音感受灵敏度的下降。
但是,听力障碍患者不只是声音感受灵敏度下降了,伴随听力障碍而下降的,还有听觉对声音信号处理功能的衰退。基础研究表明,在耳蜗的声音感受中,有内毛细胞的主动放大功能,这些主动放大使得听觉具高的灵敏度,从而能听到小的声音。正常听觉中,伴随主动放大,除了能够听到小的声音外,听觉的调谐曲线变得很尖,并同时因主动放大的非线性效应而产生结合音,前者使得听觉能够分辨不同频率的声音,后者使得没有基频的声音的音调也能得到感知,从而实现高的语音分辨。当有听力障碍,在听觉灵敏度下降的同时,听觉的调谐曲线也变钝,结合音也消失了,从而失去对语音信号中不同频率的高分辨能,以及音调感知能力,也就失去对语音的清晰感知能力。现有助听器技术放大声音时,虽然能使听力障碍患者听得见,但并不能使其听得清。因为这种放大,包括宽动态范围压缩(WDC)这种高档现代数字式助听器所采用的根据声音大小具有不同放大倍数的“聪明”放大,只解决了听力障患者声音感知灵敏度下降的问题,没有解决伴随的调谐曲线钝化,结合音消失,频率分辨能力下降、音调感知缺失的问题。这使得现有助听器,包括高档助听器,不能使听力障碍患者听得更清楚的语音,有噪声时,会更不清晰。因此,一个更为有效的助听器听力康复策略应该是在补偿听觉强度感知灵敏度的同时,还要补偿其频率分辨力,以及非线性信号处理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听力强度感知灵敏度的同时,获得好的语音清晰度。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1)听力下降的同时伴随有听觉信号处理功能的损伤,现有技术只通过声音放大补偿了听觉的声音强度感知灵敏度,没有补偿伴随听力下降的听觉调谐以及非线性效应等听觉信号处理功能,造成现有助听器技术在语音清晰度上存在严重缺陷,听力康复效果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立江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立江科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76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录播导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参数化的通用雷达模型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