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扭矩加载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8493.7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8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景雷;周斌;陈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2 | 分类号: | G01M13/022;G01M13/025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李英俊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扭矩 加载 | ||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减速器疲劳寿命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扭矩加载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其内的内部开设有油腔的转子轴,转子轴外侧设有与伺服阀连接的配油体,配油体与油腔相连通;定子壳体通过左密封盖和右密封盖固定在转子轴上,并与转子轴之间形成工作腔;转子轴外壁和定子壳体内壁均设有叶片,叶片将工作腔分隔为多个均等的与油腔连通的工作室,工作室包括间隔设置的进油室和回油室。本发明在定子壳体内壁与转子轴之间设置工作腔,通过油液在进油室产生的压力使得转子轴的叶片上产生的扭矩,并通过转子轴上连接的输出轴带动负载转动,在工作腔内部有油液的情况下启动负载,不存在载荷失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器和工业减速器疲劳寿命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扭矩加载器。
背景技术
扭矩加载器是为加载试验台提供扭矩的关键产品,通过联轴器串联接入机械功率封闭试验台中,随试验台一起以相同的转速进行正、反双向旋转,通过内部加载电机可以实现静态、动态、正向、反向无级随意加减载。
传统机械式静态加载设备体积笨重、操作不便,工人劳动强度大,特别是不可不免的存在实验设备启动运转而造成的载荷失真的缺陷;系统能耗高,传动噪音大。进口液压扭矩加载器成本很高,关键零配件不能通用,维修售后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扭矩加载器,解决现有静态加载器容易造成载荷失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液压扭矩加载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其内的内部开设有油腔的转子轴,转子轴外侧设有与伺服阀连接的配油体,配油体与油腔相连通;定子壳体通过左密封盖和右密封盖固定在转子轴上,并与转子轴之间形成工作腔;转子轴外壁和定子壳体内壁均设有叶片,叶片将工作腔分隔为多个均等的分别与油腔连通的工作室,工作室包括间隔设置的进油室和回油室;
油液通过伺服阀进入配油体中,并由油腔输送至进油室,随着进油室油液量的增加,体积增大,转子轴的叶片上形成扭矩,推动转子轴转动,连接在转子轴上的输出轴输出动力;转子轴转动过程中,回油室体积逐渐减少,其内部的油液通过油腔返回配油体,并由伺服阀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配油体上设置由进油孔、回油孔和出油孔,所述油腔包括分别与进油孔、回油孔、出油孔连通的进油腔、回油腔、出油腔。
进一步地,所述进油腔通过进油支管与进油室连通,用于向进油室中输入油液;所述回油腔通过回油支管与回油室相连通,用于将回油室中的油液输出至配油体。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腔远离配油体的一端开孔,用于收集进油室和回油室漏至转子轴与右密封盖之间的油液。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轴外壁的叶片与定子壳体内壁的叶片将工作腔分隔为八个均等的工作室,分别间隔设置四个进油室和四个回油室。
一种用于控制液压扭矩加载器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控制单元、电液伺服扭矩加载单元和数据反馈单元;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单元与电液伺服扭矩加载单元相连接,所述数据反馈单元设置在加载器和数据采集控制单元之间;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中的PLC控制单元与电液伺服扭矩加载单元中的伺服驱动器和伺服阀依次连接;通过PLC控制单元向伺服驱动器发出伺服阀开启角度的驱动信号,伺服驱动器接收到驱动信号后控制伺服阀打开设定的角度;
所述PLC控制单元与电液伺服扭矩加载单元中的电控柜、伺服泵源依次连接后连接至伺服阀;通过PLC控制单元向电控柜发出油液量控制信号,电控柜控制伺服泵源的流量并向伺服阀中输入设定量的油液,再通过伺服阀将油液输入扭矩加载器。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操作、监控PLC控制单元的工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科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