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真评估分析的伪装方案辅助设计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28576.6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0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彬;李晶晶;凌军;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仿真 评估 分析 伪装 方案 辅助设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仿真评估分析的伪装方案辅助设计系统及方法,包括四旋翼无人机、云台、光学相机、红外相机、飞行遥控器、视频传输模块、拍照远程控制模块、高精度定位数据获取与传输模块、地面站及仿真计算软件。本发明结合光学和红外仿真技术,能够快速模拟各种气象条件下的伪装场景,考虑大气衰减传输效应,采用探测器模拟技术生成伪装目标探测图片,并给出了一种基于仿真数据的伪装方案评价方法,对伪装方案进行仿真评估,指导方案优化设计。本发明能够解决光学波段、红外波段伪装方案效果仿真评估与优化问题,实现满足“方案设计‑仿真模拟‑评估计算‑方案优化”设计闭环的伪装方案辅助设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仿真评估分析的伪装方案辅助设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军事侦察探测已经构成一种全维立体的侦察探测网络,外军对重要目标的态势感知能力不断增强,全面监视、实时指挥、准确定位、精确打击已成为军事强国掌握战场主动性的决定因素。伪装作为重要的作战保障手段,通过采用植物、迷彩、遮障、烟雾、假目标等技术方法,对目标实现隐真和示假,作用就是在于直接破坏、干扰敌方获取侦察信息,削弱对目标定位与攻击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上世纪末以来发生的几场高技术战争、特别是科索沃战争已充分展示了伪装作为信息对抗手段在高技术战争中的作用与地位。
面对全时域连续侦察监视,伪装方案设计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过程,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目标、威胁、背景环境)制定目标的伪装方案。在实施目标伪装方案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分析、判断背景和目标多波段特性,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多套伪装方案进行分析与决策。因此,伪装方案辅助设计是伪装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伪装方案及时、准确地优化与决策能有效地控制伪装行动风险,提高目标伪装质量。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仿真与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辅助决策系统,实现辅助决策的自动化处理,提高辅助决策的效率和准确度。然而,目前尚缺乏面向伪装设计的计算机仿真与评估手段,虽然具有较齐全的伪装特性检测手段,能够涵盖光学、红外、雷达波段,但检测数据与伪装方案辅助设计、评估尚未构成计算机应用闭环,导致目前伪装方案辅助设计与评估存在以下缺点:
1、目标伪装方案辅助设计阶段仅提供作业地点、使用人力、时间、方法、器材,不能给出方案对应的伪装效果,导致伪装设计不能形成闭环,伪装效果评估大多在伪装作业完成后实施,若效果不佳则需要修改伪装方案,如此迭代会带来大量人力与时间的浪费;而且,在特定不具备实施伪装效果作业的场景,伪装作业后设计人员不能掌握其伪装效果,被侦察探测风险加大。
2、模拟仿真用于辅助决策已经发展多年,各种视景仿真引擎已经投入商业应用,然而,伪装更加关心视景仿真中的光谱信息,也就是与现实目标与场景的逼真程度,目前市场上的视景仿真尚不满足这种要求,需要建立一种基于实景地物的建模仿真方法来满足伪装仿真需求。
3、目前伪装方案评估是通过对试验检测数据分析得到结果,进而指导伪装方案优化,这种方法要求伪装已经实施完毕才能够进行,因此,这种评估方法不能用于仿真优化中,需要提供一种评估计算方法,能够在未实施伪装作业前基于仿真数据进行评估计算,指导伪装方案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仿真评估分析的伪装方案辅助设计系统及方法。结合光学和红外仿真技术,能够快速模拟各种气象条件下的伪装场景,考虑大气衰减传输效应,采用探测器模拟技术生成伪装目标探测图片,并给出了一种基于仿真数据的伪装方案评价方法,对伪装方案进行仿真评估,指导方案优化设计。本发明能够解决光学波段、红外波段伪装方案效果仿真评估与优化问题,实现满足“方案设计-仿真模拟-评估计算-方案优化”设计闭环的伪装方案辅助设计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