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28841.0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素萍;狄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3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10019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以及血小板捕获网络,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基体以及设置在基体一侧表面的微流道,所述血小板捕获网络填充在所述微流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材质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优选地,所述微流道是通过将基体刻蚀得到的;
优选地,所述微流控装置还包括玻璃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与设置有微流道一侧的基体表面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小板捕获网络的孔径为3-5μm;
优选地,所述血小板捕获网络是部分填充在微流道中的,所述填充的部分的体积为微流道总体积的30-60%;
优选地,所述血小板捕获网络为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组成的血小板捕获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流控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凝固时间内,将预混剂注入微流控芯片的微流道中,得到所述微流控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剂为纤维蛋白原溶液和凝血酶溶液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纤维蛋白原溶液和凝血酶溶液搅拌混合1-5s,得到所述预混剂;
优选地,所述搅拌混合是在冰浴中进行的;
优选地,所述纤维蛋白原溶液是通过将纤维蛋白原粉末溶于二次水中,超声5-10min得到的;
优选地,所述凝血酶溶液是通过将凝血酶粉末溶于水中,超声5-10min得到的;
优选地,所述纤维蛋白原溶液的浓度为5-20mg/mL;
优选地,所述凝血酶溶液的浓度为0.5-2U/mL。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时间为1-2min。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装置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注入后得到的凝固体进行后处理;
优选地,所述后处理包括将凝固体先在35-40℃保存0.5-2h,而后进行冻干干燥处理12-36h。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混合,固化,得到基体,其次将基体一侧表面刻蚀形成微流道,另一侧表面在预定位置打孔用于在微流道中注入物质,而后将玻璃基板盖到形成有微流道的基体一侧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所述微流控芯片,或,将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混合,在特定的模具中固化,得到一侧表面带有微流道的基体,其次将基体另一侧表面在预定位置打孔用于在微流道中注入物质,而后将玻璃基板盖到形成有微流道的基体一侧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得到所述微流控芯片;
优选地,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11):1;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Sylgard 184B;
优选地,所述混合的温度为10-40℃,混合的时间为10-20min;
优选地,所述固化的温度为60-100℃,固化的时间为2-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288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页页面内容加密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用于胶囊内窥镜的电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