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像素密度K均值聚类团雾识别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0521.9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3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奎;贺保卫;杜鹏;崔海朋;韩兵兵;马志宇;雷凯;魏代善;张超;陈民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10/762 | 分类号: | G06V10/762;G06V10/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付秀颖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像素 密度 均值 聚类团雾 识别 算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像素密度K均值聚类团雾识别算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高速摄像机捕捉区域图像,输入图像集,进行图像网格分割,计算每个网格内团雾的像素密度,判定团雾区域;S2.团雾区域内团雾像素密度提取;S3.计算团雾像素密度均值与方差,将均值与方差组成代表团雾图像的二维数据点,并将所有图像数据点组成数据集合;S4.根据团雾等级划分指标,在数据集合中随机选择五个二维数据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S5.遍历所有数据,逐一计算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将所有数据分为五类;S6.迭代计算准则函数,直至满足阈值要求,算法收敛,输出团雾识别等级结果。其优点在于,该方法检测识别速度快,精确度高,且收敛速度快,大幅度降低了误检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团雾气象检测识别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像素密度K均值聚类团雾识别算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团雾”的影响,导致高速公路和海上船舶频频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根据WMO气象组织的定义,团雾的悬浮液滴很小,通常在空气中属于微观的液滴,一般在地表面上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据气象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团雾属于辐射雾,是由接近下垫面的气团冷却引起的。因此,团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
在团雾检测识别技术领域,团雾的检测与识别大多应用于高速公路,通过自动气象站采集,利用视频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进行团雾现象模糊识别,但仅仅依赖于实时团雾检测,无法达到提前预警效果,因此,海量采集团雾图像数据信息,分析团雾要素特征,构建典型团雾要素特征集,实现气象条件快速靶向识别,对提高气象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团雾实时监测方法,通过光学光束穿透团雾层,根据反射信号强弱判断团雾等级,该方法受仪器装置精密性、安装工艺性影响较大,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检测精度可靠性不足,最重要是,该类方法不能充分结合所有图像信息进行团雾要素特征提取,无法进行快速、精确的团雾识别。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像素密度K均值聚类团雾识别算法,该发明基于海量团雾图像数据,通过提取海量团雾图像特征作为样本集,以团雾等级为判别界限,通过实测区域图像特征与样本特征进行靶向匹配识别,该方法检测识别速度快,精确度高,且收敛速度快,大幅度降低了误检率,保证了正确率。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像素密度K均值聚类团雾识别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高速摄像机捕捉区域图像,输入图像集,进行图像网格分割,计算每个网格内团雾的像素密度,判定团雾区域;
S2.计算团雾区域内团雾像素密度;
S3.计算团雾像素密度均值与方差,将均值与方差组成代表团雾图像的二维数据点,并将所有图像数据点组成数据集合;
S4.根据团雾等级划分指标,在数据集合中随机选择五个二维数据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S5.遍历所有数据,逐一计算与聚类中心的距离,根据距离大小,将所有数据分为五类;
S6.迭代计算准则函数,直至满足阈值要求,算法收敛,输出团雾识别等级结果。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判定团雾区域的具体步骤包括,
S11.将图像统一尺寸,对图像网格进行分割,并逐一计算每个网格内团雾像素密度,
式(1)中,Ai表示第i个网格内团雾像素密度;ni表示第i个网格内团雾像素个数,Ni表示第i个网格内全部像素个数;
S12.判断每个图像分割网格内的雾像素密度,保留Ai≥0.3的有效网格,剔除Ai<0.3的无效网格;将有效网格进行连接,构成图像内的团雾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杰瑞工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05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