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头时距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0775.0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9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伟;张文;谭昶;范磊;高杰;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头 预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头时距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车头时距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特征,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特征包括影响目标车辆的车头时距的车辆特征和交通参数特征,影响目标车辆的车头时距的车辆特征包括目标车辆的车辆特征,以及相关车辆的车辆特征;根据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特征,预测目标车辆的车头时距。本申请从交叉口排队车辆的车头时距的特点出发,提出获取对车头时距影响较大的车辆特征和交通参数,进而根据影响车辆的车头时距的车辆特征和交通参数特征预测车辆的车头时距,通过本申请提出的车头时距预测方法预测出的车头时距能够较准确地反映交叉口的通行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头时距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推进,城市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的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00万辆,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的缓解交通压力,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都在大力倡导发展智能交通,建立智能交通系统,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是否合理,交通管理手段是否与时俱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交通发展的标杆。
交通仿真模型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一个重要的模块,可用于交通系统规划及控制方案的详细评估,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交通系统局部和细节,对于功能较完善的交通系统尤为适用。根据仿真模型对交通系统描述的粗细程度,可将交通仿真模型分为宏观、微观和中观三种类型。由于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能够非常细致地描述系统实体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其已成为交通仿真的主流模型。
车头时距是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一个重要参数。车头时距指的是,两连续车辆通过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而一车辆的车头时距可定义为该车辆的车头和其后向相邻车辆的车头到达某条线(比如停止线)的时间间隔。车头时距直接反映了路段的通行能力,直接决定了路段的饱和流率,是计算通行能力、信号优化配时以及描述仿真精度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参数。然而,在进行交叉口交通流模拟时,如何获得车辆的车头时距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头时距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获得交叉口车辆的车头时距,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头时距预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特征,其中,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特征包括影响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头时距的车辆特征和交通参数特征,影响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头时距的车辆特征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特征,以及相关车辆的车辆特征,所述相关车辆为所述目标车辆周围的车辆中影响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头时距的车辆;
根据所述目标车辆对应的目标特征,预测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头时距。
可选的,所述相关车辆包括以下车辆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目标车辆所在车道上、所述目标车辆之前的相邻车辆,所述目标车辆所在车道的左侧车道上、与所述目标车辆相邻的车辆,所述目标车辆所在车道的左侧车道上、所述目标车辆之前的车辆,所述目标车辆所在车道的右侧车道上、与所述目标车辆相邻的车辆,所述目标车辆所在车道的右侧车道上、所述目标车辆之前的车辆。
可选的,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特征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类型、所述目标车辆在其所在的车辆队列中的位置、所述目标车辆的历史车速、所述目标车辆的历史车辆启动时间;
所述相关车辆的车辆特征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相关车辆的车辆类型、所述相关车辆在其所在的车辆队列中的位置、所述相关车辆的车头时距、所述相关车辆的历史车速、所述相关车辆的历史车辆启动时间。
可选的,影响所述目标车辆的车头时距的交通参数特征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0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声监控下的激光诱导超声激励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脉冲式人工肺体外循环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