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用可伸缩天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1723.5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宫颖博;严天宏;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10 | 分类号: | H01Q1/10;H01Q1/22;H01Q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主 水下 航行 器用 伸缩 天线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用可伸缩天线装置,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天线装置,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可伸缩天线安装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独立非密封舱体内,天线主体设计独立的密封空间安置各种天线,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一对啮合的锥齿轮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转动带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和齿轮转动,达到驱动天线进行伸缩运动的目的。本发明具有阻力低、能耗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主航行器用可伸缩天线装置,适用于解决自主航行器航行时固定天线所存在的阻力较大的问题。
背景技术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是一种可以在复杂海洋环境中执行探测任务的智能化无人平台,因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在海洋研究与开发当中具有远大的前景,被世界许多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和个人视为在海洋勘探与研究中最有前景的无人平台。同时其在水下的灵活性、隐蔽性也可以在军事方面发挥强大的作用。在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技术逐渐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中,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的工作深度和航行时间以及距离不断增加,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的各种附体将会增加阻力和功耗,导致运动速度和灵活性降低、续航时间和里程减少。传统天线减少阻力的方法主要是对天线的外形进行优化并且适当降低天线高度,这将会导致天线内部容纳收发器的空间不足以及信号强度降低等不可避免地问题。这使得传统的外凸天线结构不能满足现代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天线导致自主水下航行器(AUV)航行过程中存在的阻力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用伸缩天线装置。该天线仅在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时保持伸出状态,在水中航行时处于缩回状态,解决了自主水下航行器(AUV)航行阻力大、功耗高的难题,可适应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的发展。
本发明的目标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用可伸缩天线装置,包含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密封舱、天线舱、天线主体、天线外罩、传动机构、驱动机构、齿轮箱以及电机固定架。所述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并安装在天线舱上,所述天线与传动机构相连并通过滑轨固定在天线舱上,所述的传动机构通过轴承A与轴承B固定在天线舱中,一端通过圆锥齿轮与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直齿轮与天线主体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电动机带动传动机构以及天线主体运动,实现所述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天线的伸缩运动。
所述的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直齿轮和圆锥齿轮B,所述传动轴与天线舱之间装有旋转密封原件,所述的直齿轮固定在传动轴上与固定在天线主体的齿条相啮合,所述圆锥齿轮B固定在传动轴的另一端在天线舱外侧与驱动机构的圆锥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电机驱动机构,包含电机、齿轮箱、齿轮箱盖以及锥齿轮A,所述电机位于天线舱外侧,与齿轮箱和圆锥齿轮A一起固定在天线舱外侧。
所述的天线包括天线外罩、天线导轨、直齿条、密封底盖以及天线主体。所述天线外罩通过螺栓A与天线主体连接,所述天线外罩与天线主体之间装有密封圈实现静密封,所述天线主体上有为安装GPS、依星等天线装置留有的安装槽,所述天线主体中安装的GPS、依星等天线通过底部安装在密封底盖上的穿线螺栓出线。
所述天线伸出舱外后与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垂直,所述天线缩回天线舱后顶部与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密封舱外形一致。
本发明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将伸缩天线机构集成到天线舱大小,在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水下作业过程中仅天线舱内部为浸湿状态,不影响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密封舱的功能。
2.本发明将驱动机构完全放置于干燥环境下,在天线舱的外部,省去了对驱动电机的密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