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射频光传输的多通道光发射装置和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1924.5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0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殷媛媛;官成钢;杜闯;刘锐;胡超;陈小威;陈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3 | 分类号: | G02B6/43;G02B6/42;G02F1/035;H04B10/50;H04B10/257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爱迪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1 | 代理人: | 何婷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射频 传输 通道 发射 装置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射频光传输的多通道光发射装置和制作方法。包括至少两路光学耦合部件,每一路光学耦合部件包括激光器组件、耦合透镜组合、调制器芯片组件、光纤阵列组件和背光探测器组件各一个,每一路光学耦合部件中的光学器件依次安装在一条单独的光路上;调制器芯片组件3上包括射频口,射频口与外部射频电路7连接,以便于将外部射频电路7,发出的射频信号加载在每个激光器组件1的光信号上进行传输。本发明可以在同一个设备中实现多个单通道光发射装置的光发射和加载射频信号功能,提高设备的集成度,降低通信网络的铺设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道光发射用于射频光传输的多通道光发射装置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覆盖范围、高移动性和在线连接已成为无线通信网络的普遍要求,需要有效的系统来支持未来无线网络大通信容量的需求。为了增大通信容量,无线系统的通信频率需要向更高频段扩展以提供更宽的带宽。
为了减小损耗、扩大容量,提高带宽、减少干扰,可使用光载无线通信(Radio on/over Fiber,简写为RoF)技术,将射频无线信号加载到光波上,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来实现信息传输。目前使用的RoF通信系统中,光发射装置一般仅为一路光通道,仅能发出一路信号,集成度差,与多路射频信号配合使用时连接安装较复杂。
鉴于此,如何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高RoF通信系统的光发射装置集成度,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解决了目前RoF通信系统中光发射装置仅有一路光通道,不便于实现多路信号输出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射频光传输的多通道光发射装置:包括至少两路光学耦合部件,每一路光学耦合部件包括激光器组件1、耦合透镜组合2、调制器芯片组件3、光纤阵列组件4和背光探测器组件5各一个,每一路光学耦合部件中的光学器件依次安装在一条单独的光路上,激光器组件1的出射光经耦合透镜组合2耦合后,射入调制器芯片组件3的入光口,再经调制器芯片组件3调制后射入光纤阵列组件4的入光口,激光器组件1的背光射入背光探测器组件5;调制器芯片组件3上包括射频口,射频口与外部射频电路7连接,以便于将外部射频电路7,发出的射频信号加载在每个激光器组件1的光信号上进行传输。
优选的,还包括管壳6,各路光学耦合部件分别独立放置在管壳6内,每两路光学耦合部件之间使用遮光材质隔离。
优选的,耦合透镜组合2具体包括准直透镜21、光隔离器22和聚焦透镜23,准直透镜21、光隔离器22和聚焦透镜23的光路中心对齐,激光器组件1的出射光依次通过准直透镜21、隔离器22和聚焦透镜23。
优选的,激光器组件1具体包括激光器芯片11、半导体制冷器12和热敏电阻13,热敏电阻13紧贴激光器芯片11,半导体制冷器12与激光器芯片11紧密贴合,热敏电阻13接入半导体制冷器12控制电路,以便于通过半导体制冷器12和热敏电阻13对激光器芯片11进行温度控制。
优选的,调制器芯片组件3具体包括调制器芯片31和调制器载板32,调制器芯片31置于调制器载板32上的凹槽内。
优选的,光纤阵列组件4具体包括光纤阵列基片41和光纤42,光纤阵列基片41与调制器芯片31耦合粘接,光纤42与外部通信光纤连接。
优选的,光纤阵列基片41的材质与调制器芯片31的基底的材质热膨胀系数之差在预设阈值之内。
优选的,背光探测器组件5具体包括探测器芯片51和陶瓷垫块52,探测器芯片51固定在陶瓷垫块5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1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