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可拉伸的透明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3125.1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6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徐长顺;张庆文;刘啸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05;H05K3/00;H05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拉伸 透明 铜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可拉伸的透明覆铜板,依次包括支撑基材;分离层,采用PE、PVC、PDMS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剥离层,采用PVA、PE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基层,采用PDMS制成,PDMS单体和固化剂的比例为1‑30:1;粘附层,采用PDMS制成,PDMS单体和固化剂的比例为20‑80:1;金属层,设置为电路板状;在使用时,以分离层为过渡将剥离层、基层、粘附层以及金属层进行剥离使用。剥离层的材料设置使得剥离层与分离层之间存在一定的粘性且便于两者的分离。粘附层的粘性大于基层的黏性,能够将基层和金属层牢固粘附于粘附层的两侧,同时基层的柔韧度大于粘附层,在各层原料的配合下,使得使用状态下的覆铜板具有良好的透明度,且具有良好的柔性可拉伸性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铜板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柔性可拉伸的透明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覆铜板(FCCL)具有轻、薄和可挠性的特点,是柔性线路板(FPC)的加工原料。其包含至少两种材料,一种是绝缘基材,如聚酰亚胺(PI)薄膜、液晶聚合物(LCP)薄膜等;另一种是金属导体箔,主要为铜箔或是银箔金箔等。
柔性覆铜板的基材按材料来分一般都是聚酰亚胺材料,通过对聚酰亚胺材料进行各种方法改性处理,或者添加特定的金属成分并进行高温加热处理,来提高聚酰亚胺薄膜性能,尤其是提高其粘附性。
按结构来分,其可分为无胶型的二层柔性覆铜板(2LFCCL)和有胶型的三层柔性覆铜板(3L-FCCL)。对于LCP基的FCCL,市场上现有的该系列2L-FCCL产品工艺难度大,成本高,且易存在产品剥离强度低的问题。若引入胶黏剂、制备3L-FCCL,虽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粘接效果,但其存在耐热性差,产品尺寸稳定性较差等缺点。
如公开号为CN10940257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胶柔性覆铜板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在聚酰亚胺薄膜的单面或双面溅射设定厚度的铜层,得到第一覆铜板;(2)对第一覆铜板的覆铜面进行铜电镀处理,得到第二覆铜板;(3)对第二覆铜板进行水洗处理;(4)对水洗后的第二覆铜板的覆铜面进行防氧化处理;(5)对防氧化处理后的第二覆铜板进行水洗并烘干。
可见,覆铜板领域在现有技术中存在较为典型的缺陷,即不具备可拉伸性能,限制了其应用领域,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可拉伸的透明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可拉伸性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可拉伸的透明覆铜板,依次包括
支撑基材;
分离层,采用PE、PVC、PDMS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剥离层,采用PVA、PE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基层,采用PDMS制成,PDMS单体和固化剂的比例为1-30:1;
粘附层,采用PDMS制成,PDMS单体和固化剂的比例为20-80:1;
金属层,采用铜箔、银箔、金箔中的至少一种制成,所述金属层设置为电路板状;
在使用时,以所述分离层为过渡将剥离层、基层、粘附层以及金属层进行剥离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基材作为硬质基材,为制备和依附提供基础,剥离层作为依附的过渡,使得剥离层、基层、粘附层以及金属层能够依附于支撑基材上且便于剥离,且剥离后剥离层继续粘附于支撑基材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3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