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压奶粉的奶粉制备工艺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4349.4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5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丁鑫;郝静安;刘铁;刘彦秋;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唯贝美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6 | 分类号: | A23C9/16;A23C9/152;A23C9/156;A23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152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压 奶粉 制备 工艺 加工 方法 | ||
1.一种降压奶粉,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麦芽糊、鲜牛奶、低聚果糖、苦荞粉、碳酸钙、西洋参、柠檬酸钾、ACE酶、维生素和乙酸乙酯,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的麦芽糊、20-30%的鲜牛奶、15-25%的低聚果糖、10-20%的苦荞粉、2-4%的碳酸钙、10-20%的西洋参、1-3%的柠檬酸钾、5-10%的ACE酶、0.5-1%的维生素和0.5-1%的乙酸乙酯。
2.一种降压奶粉的奶粉制备工艺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检验存储;步骤三,搅拌杀菌;步骤四,降压分离;步骤五,干燥制粉;步骤六,包装存储;其特征在于: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的麦芽糊、20-30%的鲜牛奶、15-25%的低聚果糖、10-20%的苦荞粉、2-4%的碳酸钙、10-20%的西洋参、1-3%的柠檬酸钾、5-10%的ACE酶、0.5-1%的维生素和0.5-1%的乙酸乙酯进行选取,并按照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进行称取;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检验存储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提取少量鲜牛奶,将其放置在检验机中检验全脂奶是否含有有害物质、重金属、致病菌与农药残留量;
2)人工将鲜牛奶进行搅拌均匀,随后使用纱布进行过滤,连续过滤三次,过滤后将鲜牛奶放置在低温环境下保存;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搅拌杀菌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反应釜进行清洗后加入鲜牛奶与麦芽糊,缓慢搅拌1-2h,随后将鲜牛奶中兑入碳酸钙、柠檬酸钾与维生素,升高温度至30-40℃,缓慢搅拌均匀;
2)保持料温,边搅拌边将低聚果糖、苦荞粉与西洋参缓慢倒入反应釜中,直至溶液起大量泡沫,最后投入乙酸乙酯,降低料温保持20-30℃,
继续搅拌1-2h,即可得到奶粉原料;
3)将奶粉原料放置在冷藏室中,温度保持在4-10℃,存放4-8h,随后放置在杀菌机中进行杀菌,连续杀菌1-2h;
其中上述步骤四中,降压分离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将奶粉原料兑入纯净水进行稀释,随后倒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搅拌10-20min;
2)在奶粉原料中兑入ACE酶,按照(B-A/B-C)*100,其中A为ACE酶存在时光学密度,B为无抑制酶存在时的光学密度,C为ACE酶存在时的光学密度;
3)将兑入ACE酶的奶粉原料倒入混合泵中,震荡分离10-20min,随后静置20-40min,将其倒出放置在冷藏室中存储;
其中上述步骤五中,干燥制粉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将过滤的空气由风机通入喷雾干燥室中,升高喷雾干燥室温度至140-180℃,恒温5-10min;
2)将浓缩后的奶粉原料通过喷管喷入喷雾干燥室中,喷雾干燥室烘干奶粉原料,即可得到降压奶粉粉末;
其中上述步骤六中,将上述步骤五中所得的降压奶粉粉末分瓶或分袋进行包装,保证每瓶分量相同,再将瓶装降压奶粉分箱整体打包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麦芽糊16%、鲜牛奶25%、低聚果糖20%、苦荞粉10%、碳酸钙4%、西洋参10%、柠檬酸钾3%、ACE酶10%、维生素1%和乙酸乙酯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压奶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维生素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压奶粉的奶粉制备工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2)纱布采用100-120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压奶粉的奶粉制备工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3)中杀菌温度为80-9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压奶粉的奶粉制备工艺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3)中混合泵温度在5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唯贝美乳业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唯贝美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43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