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胶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335264.8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0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薛小燕;陈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小燕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77/00;C08K13/04;C08K3/22;C08K3/36;C08K7/06;C08K3/08;H01B3/28;C08G77/20;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9;H01B7/4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孔令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 ||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硅胶线,包括线芯、绝缘层和散热片;所述线芯为碳纤维电热体;所述绝缘层浇塑在线芯表面;所述绝缘层为导热硅矽胶材料制成;所述绝缘层远离线芯一侧表面均匀凸起状设计;所述绝缘层外侧包覆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为热收缩材料制成;所述支撑层“Y”形设计;所述外皮包覆在支撑层外侧;所述外皮内部固连有均匀分布的膨胀体;所述膨胀体为热膨胀材料制成;所述外皮远离支撑层一侧固连有均匀分布的弹性散热片;初始状态下弹性散热片紧贴外皮设置,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层和膨胀体,利用线芯产生的热量从而使硅胶线表面形成凹槽,与弹性散热片之间进行配合,从而增大散热面积,加快热传导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硅胶线。
背景技术
硅胶线为采用硅橡胶制备外层的一种电线,由于其具备有益的耐高温性和耐低温性,被广泛应用于照明灯具、家用电器、电热电器、仪表仪器、电机引接线及电子、灯具、染具等高温线环;发热线为电热线又名发热线,顾名思义,其通电后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发热的导线,根据导体分主要有镍铬合金丝、康铜丝、碳纤维等,现有的发热线其外皮多为漆包电阻线,在使用时极易发生外皮因折叠破裂等现象,同时现有的发热线在进行发热作业时,由于电线外皮的阻碍使线芯发热源中热量扩散至外界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导致发热效率慢且热损失较多。
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硅胶电热线,专利号:2008201191487,包括电热丝,所述的电热丝以螺旋形卷装在以由玻璃丝线捻成的芯线上,在电热丝和玻璃丝线捻成的外壁包覆有硅胶层,由于该发明中所述的电热丝均匀缠绕在玻璃纤维丝线上,所以比直线式电热丝柔性好、不易折断导热既均匀又快,但该发明直接使用硅胶层对发热丝进行包覆,导热性能不强,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向外界传递较慢。
鉴于此,本公司研制一种硅胶线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发热线外皮热传导性能较差,无法块速将内部温度传递至外界,同时现有发热线外皮虽然具备耐高温性能,但在高温环境下质地变脆、抗压能力较弱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硅胶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硅胶线,所述硅胶线包括外皮;所述外皮由以下原料制成:
二甲基硅氧烷30~35重量份、乙烯基硅氧烷2~4重量份、二甲基硅油4~6重量份、聚酰胺树脂5~6重量份、硅烷偶联剂0.5~0.8重量份、硬质酸锌0.2~0.3重量份、白炭黑0.8~1重量份、氢氧化钾0.1~0.6重量份、纳米氧化铝1.2~1.5重量份;
该硅胶线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二甲基硅氧烷通入真空反应釜中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加热脱水,待脱水完成后,将二甲基硅氧烷升温至140℃,向反应釜中依次添加添加乙烯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油、硅烷偶联剂和硬脂酸锌,进行聚合反应;将二甲基硅氧烷于真空状态下进行脱水处理,利用真空状态下水会快速挥发的原理,使脱水作业快速准确地完成,同时真空状态下物质的熔点一定程度内降低,可以有效地保持二甲基硅氧烷熔融态的流动性;
S2:聚合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中混合物进行静置0.5~1h得到胶体,将胶体进行预热至50~70℃后通入脱低分子器中,控制脱低分子器中温度以0.3~0.5℃/s的速率持续升温至120~140℃,脱低完成后制得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胶体;将聚合反应完成后的混合物进行静置,使物化反应充分完成后,利用聚合的特征使小分子物质与胶体之间分层,从而便于脱低作业的完成;
S3:将甲基乙烯基硅氧烷胶体与聚酰胺树脂、硅烷偶联剂通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前、中、后温度处于80~90℃、110~120℃、130~140℃,搅拌混合完毕后静置0.5~1h,在静置时控制反应釜内温度持续保温;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三段式升温,可以有效地避免反应釜内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产生高温变性,同时还可以使反应釜内物化反应分段式完成,使物化反应彻底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小燕,未经薛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52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