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甜樱桃种内杂交F1代快速成苗的组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5894.5 | 申请日: | 2020-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0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琛;沈国正;刘辉;郗笃隽;黄康康;裴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樱桃 杂交 f1 速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樱桃种内杂交F1代快速成苗的组培方法,包括杂交制种、种子采集;将采集的种子依次进行以下步骤:S1、种子破壳处理及种胚浸泡;S2、种胚消毒及内种皮去除;S3、接种、培养;S4、检查胚污染情况和二次消毒;S5、褐化处理与及时转接;S6、炼苗移栽。本发明仅使用一种含有外源生长促进添加剂的MS固体培养基,从萌发至生根所需时间较短,操作简单便捷,极大缩短杂交F1代成苗时间,缩短整个育种工作进程,提高甜樱桃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甜樱桃杂交育种领域,特别是采用组培方法较快速促使甜樱桃种内杂交F1代成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甜樱桃(Pruns avium L)俗称大樱桃,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樱亚属(Cerasus Juss)多年生落叶木本果树,是我国北方成熟最早的落叶果树,集中栽培于泰安、烟台、大连等地。其果实色泽艳丽、风味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绿色无公害、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栽培价值极高,近年来逐渐从北方适栽区往南发展。南方地区甜樱桃栽培主要以引选北方适栽区品种,筛选出适合在本地区栽培的品种为主要方式。但“北果南移”的树种在生产上往往存在适应性差等问题,南方地区年平均气温过高,尤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不足等问题使得适应于北方冷凉干燥气候的甜樱桃在适应性问题上表现更为突出,花而不实、发芽发育异常、畸形果率偏高等问题一直限制南方地区甜樱桃产业的发展。种质创新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过借助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并有机结合物理(化学)诱变、远源渐渗杂交、离体嫁接、倍性育种等技术手段来实现种质创新。其中杂交育种是果树学育种最常用的方式,在充分利用北方丰富甜樱桃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杂交育种方式开展适合南方地区及类似生境地区栽培的甜樱桃育种工作对今后解决南方地区甜樱桃产业化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樱桃育种中普遍使用的育种方法有种内、种间杂交及自然杂交。世界上约有2000多樱桃品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约100余个。各国针对本国需求均有提出不同的育种目标来进一步育种。在育种过程中,杂交种子出苗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检测育种工作成效的前提。常规种子出苗方式为沙藏育苗。如在德国,樱桃育种采用冷藏层积处理使杂交种子提前通过休眠,随后温室育苗加快杂交苗生长,使苗木尽快开花结果,尽量缩短育种年限。整个育种过程要严格保证选品种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从杂交开始到最终的新品种应用与生产大约费时21年。目前,国内对杂交F1的出苗方式也以实生播种为主,不同种间处理方式有所差异,如中国樱桃、酸樱桃种子要马上进行层积处理。层积以后的种子在翌年3-4月气温回升后检查发芽情况,随后进行田间播种。但对于过早采收或采用一些特早熟品种作为父母本的杂交F1代,收取的种子中往往伴随有胚败育现象。或者远缘杂交的F1代常出现胚只生长不发育的现象,有学者会采用胚挽救的方法来进行F1代的培育。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10050690A,公开日2019.07.26)公开了一种甜樱桃与中国樱桃种间杂交胚挽救成苗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确定各杂交组合胚挽救适宜取材时期,建立适宜的从幼胚萌发经继代扩繁和生根培养,炼苗移栽成苗组培体系。该方法在幼胚接种以前仍需先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层积处理。整个组培过程也需较长的苗体培养时间。
果树育种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在甜樱桃实际育种工作中,种内杂交是最常使用的杂交手段,但普遍存在的杂交后代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等问题,胚培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研究F1苗的快速培育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胚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灭菌方式、培养激素的选择、种胚褐化处理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最后胚培养的结果。因此开展甜樱桃种内杂交F1苗的快速培育技术研究,可有效缩短育种工作年限,加快优新品种(品系)选种进程,与适用于南方地区甜樱桃育种工作相辅相成,以推动南方地区甜樱桃发展。
现有的樱桃类胚培养方法均为建立完整的组培快繁体系,即从萌芽、丛芽生长及增殖、生根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培养基,以此建立整个完整体系来获得成苗。不同方法的出苗率有所区别,但出苗时间都较长。一般至少需要半年以上。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58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饲料放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交通指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