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信息推送方法及电子病历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6457.5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0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16H50/20;G16H50/7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510627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智慧 医疗 信息 推送 方法 电子 病历 平台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信息推送方法及电子病历云平台,通过获取第一电子病历用户在目标就诊语义区间内的第一电子病历信息,并确定第一电子病历信息的病历推送参考单元后,确定在目标就诊语义区间内与病历推送参考单元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二电子病历信息,从而根据第一电子病历信息和第二电子病历信息生成推送知识点热力图,之后在检测到第一电子病历用户存在电子病历信息更新时,相应对推送知识点热力图进行更新,并由此进行知识点推送。如此,能够进行与电子病历信息匹配的智慧医疗相关的知识点推送,从而便于各个患者进行有效的知识点学习并提升自身的就诊意识和日常关注意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慧医疗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信息推送方法及电子病历云平台。
背景技术
智慧医疗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智慧医疗服务终端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电子信息化和智能化。
目前的患者病历都是以电子病历的形式存储在智慧医疗服务平台中,由智慧医疗服务终端进行实时上传,然而传统方案中,缺乏与电子病历信息匹配的智慧医疗相关的知识点推送,因此影响各个患者进行有效的知识点学习并提升自身的就诊意识和日常关注意识。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信息推送方法及电子病历云平台,能够进行与电子病历信息匹配的智慧医疗相关的知识点推送,从而便于各个患者进行有效的知识点学习并提升自身的就诊意识和日常关注意识。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信息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与多个智慧医疗服务终端通信连接的电子病历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子病历用户在目标就诊语义区间内的第一电子病历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电子病历信息所关联的每个电子病历上传节点对关联患者用户的电子病历数据库中的各个对应的电子病历单元的电子病历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得到与所述第一电子病历信息所关联的每个电子病历上传节点相匹配的病历匹配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电子病历信息所关联的每个电子病历上传节点的病历匹配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电子病历信息的病历推送参考单元;
确定在所述目标就诊语义区间内与所述病历推送参考单元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二电子病历用户对应的第二电子病历信息,建立所述第二电子病历信息对应的第二电子病历用户与所述第一电子病历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电子病历信息和所述第二电子病历信息生成推送知识点热力图,将所述推送知识点热力图存入预设的知识点推送队列中;
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电子病历用户存在电子病历信息更新时,根据所述第一电子病历用户的第一更新数据,以及每个第二电子病历用户对应的第二电子病历信息与所述病历推送参考单元的关联对象,确定每个第二电子病历用户的第二更新数据;
根据所述关联对象,将所述第一更新数据和所述第二更新数据更新至所述知识点推送队列中的推送知识点热力图中,根据知识点推送队列中的推送知识点热力图对所述第一电子病历用户和每个第二电子病历用户的智慧医疗服务终端进行知识点推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电子病历信息所关联的每个电子病历上传节点对关联患者用户的电子病历数据库中的各个对应的电子病历单元的电子病历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得到与所述第一电子病历信息所关联的每个电子病历上传节点相匹配的病历匹配数据的步骤,包括:
针对关联患者用户的电子病历数据库中的每个对应的电子病历单元的电子病历数据,获取该电子病历单元的电子病历数据的第一病历结构化标注,其中,所述第一病历结构化标注用于表征该电子病历单元的电子病历就诊过程的就诊行为标注和就诊过程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6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