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灵活编组下编组周期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336525.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1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刘军;王舟帆;李志兵;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0 | 分类号: | B61B1/00;B61L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张陆军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灵活 编组 周期 确定 方法 | ||
1.一种列车灵活编组下编组周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确定列车的灵活编组作业方式;列车的灵活编组作业方式包括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以及支线编组列车等待干线编组列车方式;
根据列车的灵活编组作业方式,计算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
判断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与列车越行调整时间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是,则编组周期由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和列车越行调整时间进行计算,若否,则编组周期由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计算;
在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所述设定条件为如下公式:
其中,表示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表示列车越行调整时间,表示第二最小追踪时间,这里的第二最小追踪时间包括如下两种可能情况:1)越行列车与相邻编组列车的最小时间间隔;2)在编组列车的编组周期内,相邻越行列车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单位是min,表示向下取整,表示正整数;
在支线编组列车等待干线编组列车方式下,所述设定条件为如下公式:
其中,表示支线编组列车等待干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表示列车越行调整时间,表示第二最小追踪时间,这里的第二最小追踪时间包括如下两种可能情况:1)越行列车与相邻编组列车的最小时间间隔;2)在编组列车的编组周期内,相邻越行列车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单位是min,表示向下取整,表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灵活编组下编组周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列车的灵活编组作业方式采用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
其中,表示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表示第一最小追踪时间,单位是min,表示编组作业时间,表示清客及上下车作业时间;
第一最小追踪时间指的是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支线编组列车追踪与其相邻的干线编组列车的最小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灵活编组下编组周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若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与列车越行调整时间满足所述设定条件,则编组周期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表示在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编组周期,表示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表示列车越行调整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灵活编组下编组周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若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与列车越行调整时间不满足所述设定条件,则编组周期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表示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编组周期,表示干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灵活编组下编组周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列车的灵活编组作业方式采用支线编组列车等待干线编组列车方式,则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
其中,表示支线编组列车等待干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表示编组作业时间,表示清客及上下车作业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灵活编组下编组周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线编组列车等待干线编组列车方式下,若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与列车越行调整时间满足所述设定条件,则编组周期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表示在支线编组列车等待干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编组周期,表示支线编组列车等待干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表示列车越行调整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灵活编组下编组周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线编组列车等待干线编组列车方式下,若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与列车越行调整时间不满足所述设定条件,则编组周期根据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表示支线编组列车等待支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编组周期,表示支线编组列车等待干线编组列车方式下的列车编组所需最小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365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盒卷烟倒挂式推烟器
- 下一篇: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